有人說「菠蘿包」都是以前的好食D |
大家探求其原因,通常會歸咎下列幾個原因:
現在的禽、畜、魚,用科學方法飼養,蔬菜用科學方法種植,加速生長;
烹飪很倚賴的調味料,現在極少用傳統天然方法醃製,加入化學劑量來速成;
廚藝一代不如一代,後生一輩學藝未精,已經擔當大廚;
為應付大量的消耗需求,以及減低成本,餐館迫於要粗製濫造。
我相信這些說法都有相當道理,但想到另一個原因:會不會是現代的生活條件比以前豐裕,我們吃得太多,味蕾都給寵壞了?
以前我做小孩子時,最多是一個星期父母帶去飲一次茶,所以很普通的點心,甚麼蝦餃、燒賣、腸粉、山竹牛肉,都覺得好味無比。平日在家吃得簡單,雞肉都不是時常吃得到,要過節才有。那時我很喜歡跟父母去飲宴,因為很多東西吃,汽水任飲。
連雪條、雪糕、汽水都是高級享受,小孩子要「乖」才由父母獎賞。
現代人早午晚三餐,天天都可以在外面吃;以前的學生或工人帶個飯壺,用隔夜飯菜解決午餐,很多人覺得是天方夜譚。
現在各式各樣的零食小吃,「7仔」和快餐點全天供應不絕。現代人的嘴巴,根本沒有片刻空閒的功夫,許多人都是超吃發胖,然後要找法子瘦身纖體。
前幾日,朋友乘夜機回香港,我開車送他們到機場。我一般是6點吃晚飯,從機場回家時已是11時多,有飢腸轆轆之感。路過麥當勞,乃停下來買一個魚柳包裹腹。
嘩!原來老麥是這麼好吃的,這個魚柳包,入口真是人間美味。
我明白了,原來「饑餓」,是最好的調味品和烹飪法。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還記得2006年因十二指腸潰瘍入院,要禁食。解禁後吃的第一碗粥水,很好味!
回覆刪除又,太太回娘家探親,小弟隨行,下月初才能留言![太太娘家沒有電腦,會過兩星期無腦日子。]
祝旅途愉快,在東南亞吃多些美食。
刪除有可能是味蕾習慣長時間在另一種飲食環境味道. 例如當你在澳洲長時間居留,然後有機會回港短時間,每日所食的食物味道,會感覺不一樣. 我在PNG大部份餐館都是馬來西亞厨師煮菜. 就想試吓港式茶餐廳鮮茄牛肉飯炒底,居然冇人識煮這味道? 然後回港除便找一間茶餐廳叫這碟頭飯食,也會覺得好好味.
回覆刪除PNG Sammy
「鮮茄牛肉飯炒底」,這麼容易都不懂?不如你指點下他們怎樣做。
刪除用真牛油做既菠蘿包的外層酥皮,特別香脆美味。
回覆刪除是「豬油」,無的話,做的酥皮不像樣。
刪除已失去的和想要而未得到的一切都是最好的,是嗎?
回覆刪除旺角弼街金華冰廳的波蘿包仍然好好食.
http://lohas.pixnet.net/blog/post/29967755-%5B%E9%A6%99%E6%B8%AF%5D-%E6%97%BA%E8%A7%92-%E9%87%91%E8%8F%AF%E5%86%B0%E5%BB%B3-@--%E8%B6%85%E5%A5%BD%E5%90%83%E5%86%B0%E7%81%AB%E8%8F%A0%E8%98%BF%E6%B2%B9%E3%80%81
灣仔「金鳳」,也享譽數十年。
刪除以前售價除了燈油火臘和利潤全部歸與原料
回覆刪除如今絕大部份去了租金可供調節唯有用次次等級源料
老師傅存有私心没教曉徒弟所有秘訣多留一手
怕教曉徒弟冇師傅師傅死後後繼冇人
又徒弟冇心向學只得其貌獨欠其神 哀哉 哀哉
廚藝其實沒甚麼神秘,youtube上都大把,
刪除肯觀察一下,自己再鑽研,不難摸到出來。
問題是有沒有這個心。
真正的秘訣又怎會上 你喉 呢?!!?
刪除不能否認現在的食材比舊時差。
回覆刪除如果剛剛整好夠熱﹑夠新鮮,魚柳包﹑巨無霸﹑豬柳蛋漢堡都好好味。My 飛佛。平時忍忍口便有 quota 去享受。
金華的波蘿包係好食。但其波蘿油就唔得...牛油全溶了。包要夠暖﹑牛油要微冷至好食﹑至係 My 舊時風味。
菠蘿包一定要包暖,牛油要厚淨冰凍的一片,不是「塗」在中間。
刪除自己食過都知道,肯想一下,就不會給不及格的「菠蘿油」讓客人食。
現在的香港人更是要求高的。
回覆刪除我老婆是從香港來的,帶她去吃什麼,都說不好吃。
90年代我在墨爾本逗留過一段時間,除日式料理外,粵式,潮式(西式就唔記得外)等等..確實比不上香港好吃。反而在家自弄更好。
刪除墨爾本的唐餐在澳洲算出色的了,你來布里斯本,包你食到哭。
刪除貴市“包你食到哭 ”已经是很包容的評語!
刪除我還是念念不忘那免治牛肉飯。下知為何我始終吃不到我所記得的味道。
回覆刪除從前的牛肉,加啲生抽﹑生油,已經很香。依家的,要加麻油,死得!
刪除牛肉無牛味.....
刪除下次記得食咖哩牛肉飯(日式)!
刪除咖哩味也無....
刪除現在在國內一些地方都可食到菜有菜味,魚有魚味和豬肉有豬肉味等...食物,近月我在新會內的一些小食店享用到,但要有熟人引領。
回覆刪除以前的家庭菜,現在要VIP才吃得到了。
刪除所列各項都是原因之一,記得我住油麻地時,永星里街口的和記大排檔,那老闆就是製魚蛋師傅.。從劏魚起肉到用浴盤似的淺木盤攪撻魚膠等工序,都由他親手在陽光下操作,汗如雨下,魚蛋粒粒美味。還有比鄰一檔賣粥的,每天幾次用石磨造米漿,蒸出的腸粉,條條軟滑帶韌.。今昔差別,相信主要在用料與製作過程,也由市場環境所決定,顧客口味亦與當年不同,總之好賣就是成功。我輩感覺,不能作準矣。
回覆刪除「古法」最好,客人也讚,但產量少,賺不到錢。
回覆刪除傳統風味有好多禁用物品先咁好味,在 NZ 住時我減少食中國菜,多D見識下其它菜肴,一樂也 !
回覆刪除單是印度餐就有多種。
刪除越南餐也分南北。
與其說是懷念过去的食物,不如說是懷缅過去的黃金日子。這幾年每當我回到香港,都會去試試那些出名的老店,我的評語如下:蓮香樓的食物其實很粗糙,人們之所以趨之若鶩是想重温現在已難找到的粗獷氣氛;陸羽的點心一般不錯,還有豬潤燒買那些懷舊點心,還特登找幾個點心大嬸用吊帶盆装着叫賣,非常懷舊 feel,但價錢是其他茶樓的兩、三倍;檀島咖啡只得番個名,內裏已變成低级茶餐廳,所賣的咖啡不能入口;反之近年興起的幾間米之蓮一星食店確是不錯,值得捧場。
回覆刪除「檀島」唔惦矣!
刪除我也去過「美都」,媽媽聲出返來。
蓮香樓"掛鵝頭賣鴨肉"
回覆刪除http://m.discuss.com.hk/index.php?action=thread&tid=23070939
百年老店,竟有這低級錯誤。
刪除I lived in the UK from 1997 to 2013, luckily I could have a lot of authentic Hong Kong or Chinese traditional food to consume in London Chinatown but the prices were double.
回覆刪除倫敦「旺記」,我也領教過了。
刪除旺記可怕的服務已成為一種傳奇, 且是閒談聊天的絕佳題材, 也有學生用以做論文的題目! 在旺記吃飯, 絕對會被併桌; 從一進門, 伙計照人數少"叫"你入坐, 如果是一個人, 就得跟紅黃白黑人士大雜併, 人多的上二樓。所以, 它有'Upstairs, downstairs'的外號! 雖然如此, 對中國留學生而言, 它是既經濟且深具家鄉味的好地方!
回覆刪除最近關門,不日重開。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