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香港歷任總督

收拾書架,翻出來的舊剪報:



歷任港督,大多有用他們名字的街道或建築物,你能指出多少?



第19任港督應該是「郝」德傑
港督的中文譯名,一律是以廣州話發音,用比較自由的方式來譯,力求像中國人的名字,看起來冠冕堂皇,佳作很多,除了第一任的「砵甸乍」。

......

38 則留言:

  1. 歷任港督之中 , 香港人最熟悉的應該是麥理浩和彭定康了 , 麥理浩徑是平民最可觸及的治績 , 彭定康則令在香港出生的人 , 見識何謂政治 , 拓闊眼界。

    回覆刪除
    回覆
    1. 香港人今天還在吃麥督打下來的老本.

      刪除
    2. 高地價政策,是否麥理浩任內定的?

      刪除
    3. 高地價政策 , 是香港的大地產商 , 伙同中共搞出來的 , 政治老練如英國 , 要光榮撒退 , 樂得順水推舟 , 送給你一份表面風光的埃及妖后嫁妝 , 幾千億的土地儲備基金

      過渡期成立了個中英土地委員會 , 限制香港每年最高賣地五十公頃 ( 實際是每年都不夠數 ) , 在限量供應下 , 地產商賺到盆滿砵滿 , 請看看當年中英土地委員會的成員 , 很多事不難理解

      刪除
    4. 應是麥督時的財政司夏鼎基開始的。
      要大量興建公渥,又不加稅,唯有用拍賣地來增加收入,買得起私樓的人津貼公屋住戶。

      刪除
    5. 匿名上午11:45:
      公平點。不要所有事都入中共數。中共九七前怎麼可能影響香港政策到這個程度??

      刪除
    6. 隨著主權回歸中國,中英政府於1985年中英聯合聲明生效後作出協議,規定由1985年4月1日至1997年6月30日期間,每年批地只限50公頃,同時,批地計劃必須經中英土地委員會通過,因此,土地供應減少,令地價及樓價一度升至驚人水平。於1997年7月1日後,中英土地委員會解散,回歸後有關批地50公頃的限制亦告取消。

      刪除
  2. Raymond上午9:53

    彭定康,香港特區政府沒有紀念他的建築物,但他早留在舊香港人的記憶中,忘記不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能是特別行政區政府故意的.

      刪除
    2. 彭定康留下的是軟力量印象 , 不再跟傳統 , 穿著那有羽毛的殖民地裝束登上皇后碼頭 , 食蛋撻 , 靚囡囡 , 寧化飛灰,不作浮塵。即是寧願拉倒政改 , 也不要「袋住先」。

      刪除
    3. 衛奕信都好像沒有。

      刪除
    4. Bratrice晚上7:19

      衛奕信有條衞奕信徑, 1996年啟用

      刪除
  3. 我也講得出一些:砵甸乍街、文咸街、軒尼詩道、寶雲道、德輔道(這個反而不曉唸英文名)、羅便臣道、司徒拔道、金文泰中學、葛量洪教育學院、柏立基健康院、麥理浩徑、麥當奴道、堅尼地城、彌敦道、貝璐道、羅富國教育教院、尤德夫人醫院(這個算不算?)

    對於我來說,最熟悉是葛量洪教育學院,因為它在我讀的小學和中學隔離,還有尤德,因為他在北京突然病逝,收音機裡不斷播出此消息和哀悼音樂。當然衛奕遜和彭定康也很熟識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最有意思的是 "金督馳馬徑"

      刪除
    2. 金文泰總督 , 保守著香港的中文與粵語傳統 , 隔開了當時中國五四的狂激情緒 , 這是很少人知道的

      刪除
    3. Prince of Wales building , 中環海旁的駐港英軍總部──威爾斯親王大廈 , 不列作歷史博物館 , 開放給市民觀賞 , 反而改了名 , 又裝修到鬼5馬6 , 只會惡俗地閃閃下 , 証明共軍很小器 , 很自卑

      刪除
    4. 金督對粵謳有很深的研究。

      刪除
    5. LuciusYung下午6:35

      還有郝德傑道和羅富國徑。

      刪除
  4. For the Governor after World Ward II, which one was worst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in his administration?

    回覆刪除
  5. colonial or good old day, man?!!!!

    回覆刪除
  6. 最不得民心的港督是誰?

    回覆刪除
    回覆
    1. 肯定是第一個---砵甸乍,是他帶兵打入中國的。

      刪除
  7. 本人愛"肥彭" , 亦係香港最成功的時間..
    可是回歸 17 年,香港的情況一路倒退.. 只係食老本.. 無乜特別進步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過什麼進步?一點都好,我好想聽下。

      刪除
    2. Raymond下午3:32

      王小二拜年,一年不如一年!

      刪除
    3. 進步是突然多了很多愛國的人。

      刪除
    4. 教育方面最"進步"

      1. 母語教學,事倍功半 .. 令香港學生英文程度同內地更拉近
      2. 引入更多無用的 TSA 考核,為老師學生增加不少壓力 (小六考足三次) , HKAT 變入學試
      3. 在教育不斷"慳錢",創造不少長期合約教師 (一夠期就會俾人炒).. 同前途有限的教學助理
      (一年一約) ..
      4. 引入不三不四的 "Associate Degree" (想學外國大學的社區學院)

      進步方面 : 大家的愛國成份比以前更多... 大量"愛"字頭的組織出現

      房屋方面 : 停建公屋,樓價已超出97年水平,隨時爆煲...
      資源浪費 : 前啟德機場曬足十幾年太陽,完全係土地浪費 !

      要將殖民地的地方,地標全部拆去.. 引入更多醜陋建築物 -- 中央圖書館就係最佳例子

      刪除
  8. Raymond下午3:31

    戰前,香港華人假中環娛樂戲院迎送港督!

    回覆刪除
  9. 樓主說得對,很多人都是吃香港的老本,包括樓主本人,共產党最好批,香港現有的產業的勞動人口跟麥理浩年代完全不同,製造業僱用的大量低學歷人囗已不存在,大學生包括樓主本人畢业后不愁高收入職位亦有很大改变,樓主身处澳洲當然知道所有收入包括利息,股息,股票资本增值都是納税,而且累進税很大,政府公務员退休金丰厚,现在新入職都没有這包終身的退休金.大陸當年什麼都靠香港對外聯系,貨柜車司机都賺二三万人工,因為在內地设厂的货物耍托回香港出囗,這些变化是九七后政府的錯吗?不肯接受彼鄰地区的進步,這不是食老本嗎?

    回覆刪除
  10. 做網民很容易,對所有增加税收的方法都反對,所以銷售税不要提,任向公共事業加價都反對,任何影响自己福利的都反對,政客令這情況更差,全民保險,全民退休保障,全民医療,样样都耍钱,無問题,我们不是有五千億儲備嗎?不要高地價政策,因為年青人要上樓,但公屋不可以興建在我附近,82年賣地無人買,唔通是港英政府為了年青人上樓推底地價?我為什麽畢业后不可以上樓,這肯定是官商勾結啦,食老本多好

    回覆刪除
  11. 共產黨每日放150個大陸人落香港 , 公屋福利都被新移民佔據了 , 所以香港的年輕人很氣憤

    大陸的貪污黑金 , 利用香港的物業洗錢外逃 , 把樓價推到天高 , 一般香港人是沒法負擔的 , 推高通漲 , 令民生困苦

    回覆刪除
  12. 如果不是中國大陸阻礙香港的社會發展 , 也不會出現這樣多的問題 , 而且委任共產黨員689做特首 , 進一步破壞香港 , 利用新移民大陸人 , 來鬥爭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 很可怕

    回覆刪除
  13. 網民及政客為達目的將事簡單化.將經济問题泛政治化,将民粹主義化為福利化,將排外化装成本土主義.經济結構的轉型, 市場供應需求,鄰近地區的急促發展的事實不顧,不看大陸可以看下新加坡,我都想人人向上流,我都想人人上樓,我都想有北欧的退休保障,我都想........但網民及政客却鼓吹加税不可,不好的東西不耍在我後园,都係港英好,因為那時大陸窮,乜都靠香港,都係港英好,那時只有百分之二適龄人可以进大學,都係港英好,我們只需向英国人負責,都係港英好,木屋區擋房存在但没有網民政客嘈,都係港英好,做公務員五十五退休食長糧,都係港英好,高中層移民下面可以升,都係港英好,曰式夜總会多旺,都係港英好,識英文唔需要普通話都有好工,

    回覆刪除
  14. 港英時代 , 大陸人不敢在香港隨地屙屎 , 見微知著 , 已可見英國比中國高明得多了

    回覆刪除
  15. 我在60年代尾出生,那是應是載麟止,由於當時年紀太少,無乜印象,只知67暴動和他管治有關
    和當時貪污十分盛行,乜到要用錢攪掂。
    71年轉麥理浩,佢最大功積是進動9年免費教育和10公屋.建屋計劃
    86年 尢德因操勞過度,在任去世,有點婉惜。
    92年肥彭為政治同中國撐到恒,但佢為食,親民形色,深入民心。
    此外 在任最黑仔的港督要算是楊慕崎,明知香港最後會守不住,最後無路可揀 再多官兵死傷而投降,被囚在集中營。

    回覆刪除
  16. 葛量洪也算是戰後最出色的港督,他帶領重建百物簫條的香港由轉口港走進制造業,對戰後香港社會模式的形成影響很大,也興建徙置區,起醫院和教育學院等。他擱置了當時前任權力下放民選計劃,避免內地亂局拖累香港。延直80年代中才有議會制。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