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6日 星期日

選民登記

在香港登記做選民,登記後在選舉之中是否去投票,兩者都是自願的;香港人可以不登記,就算登記後不投票,政府莫奈之何。

澳洲的情況完全不同,這邊的選民登記是自動的,你一宣誓入籍便會同時名列選民名冊。選舉時投票是澳洲公民的義務,不投票的話,選舉後政府複核名冊知道誰沒領選票投票,會追討罰款50澳元。這樣「強迫行使公民權利」的民主,說來也是有點滑稽。

香港自80年代開始試行較普及的區議會選舉(之前的市政局選舉參與市民不多),我在1984至87年在觀塘政務處工作,躬逢其盛。

上頭下令,要「谷高」選民登記數目,他們不自動登記,我們上門服務!


觀塘分為多個分區:市中心、牛頭角、油塘、藍田、秀茂坪、翠屏......我是「工業區」的主管。每區的主管負責交票,雖然沒有下限數目,但我們每星期要和政治務專員開會,到時一定提到這件事,無形的競爭壓力一定有的。

整整一兩個月的時間,我們完成朝九晚五的工作後,住得遠的乾脆留下不回家(我有時會在裕民坊的寶聲戲院,看一場5點半的電影),吃過晚飯,八時許集合人力出動「洗樓」。

我們先點算區內的公共屋村和私人樓宇,編好整個月的計劃,我的工業區以工廠為主,居民不多,只有「啟福」和「九龍灣」兩個臨時房屋區(又叫「安置區」),是一列列的單層單位,每個只有幾十平方尺,很簡陋和擠迫。裡面住的大多是從僭建寮屋清拆出來,又未夠資格「上樓」的新移民,其中也有符合資格登記為選民的。

我帶著兩個屬下的二級行政主任,四個兼職的「臨時社區幹事」,晚上8點左右,七個人一同出發落區。我們先分配當晚每人做XX號至XX號,個別工作,逐戶拍門,問登記了沒有。初時成績不大好,因為居民不合作,說「不懂這個」或「無興趣」, 總之耍手擰頭。

後來我們從房屋署拿到電腦印出來的名單,每戶合資格的人的名字胸有成竹,拍門時說:「唔該請陳大文先生出來,政務處來幫他登記做選民!」避無可避之下,通常都會乖乖就範。

有些居民會問:「登記來做乜?係唔係快D上到樓架?」我們不能說謊,惟有支吾以對,說:「咁又未必係......不過總之登記左先啦!」,「登記左,就可以選代表到你地既議員,一定好D架!」

通常做一晚,每個人都登記到幾十人;10時半左右收工,回到家近12時了。

到了投票當日,同事又有洗樓工作,空群而出,逐層樓用「大聲公」嘈生晒,提醒居民出去投票,因為上頭喜歡做到最高的投票率。至於候選人出動義工拉票,用旅遊巴送老人去投票給自己的做法,那時已經很常見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35 則留言:

  1. Raymond上午9:19

    如今,政黨幫市民登記。電視新聞曾報道,有政黨到老人院替院友登記,選舉時用車送院友去投票!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那個年代,政黨尚未活躍。
      記得我做的那一屆,年輕的李華明空降到翠屏首次參選,一舉成功上位。

      刪除
  2. 我在孩童年代只記得有人拍門叫家人賣冼衣粉等等,但未有試過叫家人登記選民.那年代是居住尖沙咀河內道唐樓.可能當時尖沙咀不像觀塘區人口多.

    PNG Sammy

    回覆刪除
    回覆
    1. Raymond上午9:32

      賣洗衣粉,我也記得。

      刪除
    2. 主要是做公共屋村,因為人口密集,容易做到成績。
      尤其那些舊區,一條長走廊,一做幾十間個單位,多數住戶如果在家的會開了木門,一看便知。

      刪除
  3. Oh, Chris. 原來是這樣的. 觀塘可算是我的鄉下. 未入幼稚園住到讀完書,再工作了三兩年.家住月華街和樂邨(廉租屋).不覺搬走了超過廿年.

    你說的寶聲戲院,我懂.相信你早有聽過觀塘市中心的大規模重建計劃,上次回港可有裕民坊一遊及留影?幾年前我們約齊四兄弟姐妹同阿媽一起「回鄉」,也有到你衙門大門, 以大門做backdrop合照.

    當年入去就是光僱郵局.弟弟就話佢記得自己細佬仔時跟鄰居上過樓上,相信是我地座樓成立互助委員會,熱心街坊要到政務署辦宣誓手續.

    Chris, 這也算是地方行政, 對不對? Many many years ago, probably the late 70's. The days before District Council was introduced. And long long before the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光陰似箭,今日, 豈只DB? LegCo Elections都攪咗N屆.

    Best Wishes! Spring now in Brisbane, isn't it?

    Rosa
    (2010年做畢業功課向你求教果個,譯一本介紹Muslim and the Middle East的書其中好幾頁.再次謝謝)

    回覆刪除
    回覆
    1. Oh, I first thought it was my typo. I now remember, in the early days, it was named District Board (DB) and later District Council (DC). 話說「酒醉都有三分醒」,原來我打「錯」字係有原因。

      刪除
    2. 你再來留言,我很高興。
      說起來我十幾年的公務員生涯,有三分之一是在觀塘,三年警署,三年政務處。
      我1987年調職後,一直沒回去過,上不到重臨舊地,已是24年後的2011年。趕得及在政務處拆卸之前看一看。
      寶聲戲院看過甚麼電影,全忘了,記得的只是一齣「我愛羅蘭度」,王晶導演的。
      香港實施「區議會」,觀塘是作為Pilot Scheme的第一個。證實可行後,才擴充全港19區。
      回歸後,很多名稱都為改而改,以示改朝換代,你說的District Council是一例,最明顯的是「XX司」變了「XX司司長」。

      刪除

    3. 我是另一位匿名。我住在區內公共屋邨二十多年,小學讀基法小學,觀塘也算是我的鄉下。月華街是當時觀塘的豪宅區,家住月華街是身分象徵。

      寶聲戲院看早場,銀都戲院看電影「出土文物」,觀塘政府合署地下郵局買郵票,賽馬會診所輪街症,全是當時的指定動作。

      Chris兄提及當時政務處的「催票」活動,記憶尤新。我還留著當時拿到印有「區議會選舉」和「生力啤」淺藍色筆身的水筆呢!

      刪除
    4. 謝謝 Chris, 你唔講,我講知, 原來觀塘是試點. 政府合署都係你唔講,我唔知,原來拆咗嗱,月前到過觀塘一趟, 是為捐血. 順道到工業區那邊走走,嘩,蒼海桑田,新式商厦如雲, 差點以為自己身在 Quarry Bay 的太古坊,什麼 Warwick House, Devon House.

      Rosa, HONG KONG

      刪除
    5. 觀塘區的「工業」,隨著搬廠上大陸的趨勢,如江河日下了。

      刪除
  4. 一定是很難忘的經歷吧。
    去年在香港遊玩的時候,在彌敦道上看到一個“油尖旺區議會”的告示牌。在內地看不到的事物,當時別有感觸。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明白...近日看內地新聞都好感觸...

      刪除
    2. 回想起當時我答居民的話,也有梁振英的語言「偽」術之風,正牌官腔廢話也。

      刪除
  5. 現在選民登記是多由學生兼職宣傳,上次去灣仔人民入境事務處看見大堂內在人擺檔宣傳,方便剛拿身份證人士登記成選民

    回覆刪除
    回覆
    1. 有點像澳洲,有殺錯,無放過。
      這樣給一些工作收入給學生,也算是好事。

      刪除
  6. 梁兄和這裡的一班朋友,其中不少已經移民他國,向來關心香港的事,實在難得!鄉土族群的無形紐帶,幾乎普世存在,是我在不少地方見到的現象。
    香港需否國民道德教育,看來是肯定的,應該研究的是內容和教法。衝地鐵車門爭座位是很多人的習慣,吐痰抛垃圾並不罕見,大多數人只知自己的權利不知自己的責任,難道不應從小培養正確態度?

    有次傍晚,我和內子在三藩市一條小街經過,身後突然發出一下很大的撞擊聲,我倆很自地同時回頭察看,原來是個七八歲的小孩玩滾輪滑板。他見我倆的反應,大概以為打擾了我們,連忙說「sorry」。對比香港的青少年,這事令我感受深刻。
    世界各地的男廁我入過不少,其中美國一般人使用的,地上最少「滴濕」,那些並不高級的地方,少有專人打理,可以如此,相信也是自小養成的公德心吧。

    回覆刪除
    回覆
    1. 滿兄去美國旅遊了嗎?幾時來一下澳洲 :)

      刪除
    2. 香港一直有公民教育,成效差是事實!
      關於地鐵衝地鐵車門爭座位的問題,基本上港鐵都要付上責任
      首先現在地鐵月台內分別有兩道閘門(月台,車箱)因兩道閘門不是同時開啟,令乖客造成混淆,如果留意月台內的乘客等候線是沒有預留充足的位置給乘客離開車箱
      爭座位問題,近年港鐵效法新加玻和台灣加設博愛座,有不小人都留空等有需要人士使用
      與友人傾談,港鐵博愛座宣傳未足夠,但不小香港人都可以知道留空,感覺十分奇怪!

      刪除
  7. Frankie Lai下午2:33

    細個時跟我阿麻住翠屏,我好早已經識李華明。我阿麻唔識字,對政治一竅不通。但選舉投票,都會支持李華明,或者區議員會選啦民主黨林家強。我好深刻記得一件事,我跟阿麻飲茶,可能係選舉前夕,李華明在茶樓拉票,李華明走到我地張檯時,竟然講得出我阿麻的名字。初初覺得阿麻好威,李華明都知道阿麻;而家就知,民主黨在九東某些地方的地區工作扎根多了,鐵票不少,不比民建聯差。

    回覆刪除
    回覆
    1. 李華明做了區議員,很有親民技巧。每逢有人叫他「李議員」,他總是說:「叫我華仔得啦!」

      刪除
  8. 往美國是多年前的事,還在世貿中心壓製了一個25仙的紀念幣。今年十一月會到墨爾本,估計没有時間到府上拜訪,請原諒!

    回覆刪除
  9. 現在的選民登記非常兒戲,香港本應用澳洲「自動成為選民」無謂浪費資源登記,但吾投票要罰錢……

    回覆刪除
    回覆
    1. 照身份證地址登記,更可杜絕種票。

      刪除
  10. 其實我老早說﹐泛民這麼多年都說要爭取民主﹐卻不見他們爭取取消選民登記制度
    十幾年前雷一鳴已在報章批評選民登記制度多餘﹐泛民卻從來不當一回事
    現在甚麼都電腦化﹐人們辦成人身份證時﹐根本可以讓他們自動成為選民﹐現在的選民登記制度本來便是多餘的。
    至於投票是公民權利還是義務﹐這是另一個課題﹐不論是權利還是義務﹐選民登記制度本來便是多餘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那時的政府都諗過,不過怕全民都是選民,而投票的人都是得咁的多,怕投票率太低,不好看。

      刪除
    2. 所以, 強制投票最好.

      刪除
    3. 唉﹐這不過是數字上好看點而已﹐簡直是自欺欺人﹐香港現在行選民登記制度﹐也不見得高。
      況且﹐要批評認受性低的話﹐他們也將合資格而沒登記的選民計進去﹐以引證香港選舉投票率低。
      難聽點說﹐現在政府還保著選民登記制度﹐養著一班官專門處理選民登記﹐真有點浪費公帑。

      刪除
  11. 選民登記制度, 我覺得是因為copy英國那套系統. 英國本身無身分證, 我有些英國同學是無車牌又無Passport, 不做登記去確認是該區的選民, 真係不知怎樣投票......

    回覆刪除
    回覆
    1. 澳洲人都沒有身份證,你可以不考車牌,不取護照,但有稅局號碼和國民保健卡號碼,大致沒有漏網之魚。

      刪除
  12. 講起選民登記在官塘,1995年司徒華vs葉錫恩在官塘競選(唔記選什麼),就在我住的樂華邨一小學投票,當時兩人被喻為世紀之戰,賽前比率是五五波,誰知點算投票後,華叔以大比數勝出,葉錫恩至此亦結束其政治生涯.april

    回覆刪除
    回覆
    1. 葉錫恩還在,九十多歲了。她在80年代和杜學魁正式結婚。

      刪除
  13. 在 NZ 居住多年,中學17歲已經可以預先登記做選民。
    我今次在香港選舉中做了一次特別的事 -- 做票站監票代理人
    公務員可以做票站主任,點票同工作人員,人工超高!!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也做過一次油塘的票站主任。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