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鴛鴦譜

前文介紹過拍於美國原作一年後的粵語片「後窗」,今次也是拍於原作 Sabrina(港譯「龍鳳配」)一年後的「鴛鴦譜」。

鴛鴦譜的製作年份和後窗同是1955年,當時的粵語片很有活力,和敢於向外國片取經,洋為中用。

Sabrina 有柯德莉夏萍、堪富利保加、威廉荷頓,已成經典之作,這齣鴛鴦譜有我們的紅線女、吳楚帆、鄺山笑,也相當成績美滿。1995年美國重拍Sabrina,由哈利遜福和Julia Ormond擔綱,已經是40年之後的事,一般評價遠不及舊版。


香港版的情節骨幹和原版相同,富家司機女兒暗戀風流不羈的二少爺,單思成病;後來得一機會去外國(原版是法國,香港版是安南),醜小鴨脫胎換骨成為美女,木訥的大少爺和二少爺同時愛上了她......

美版和港版的選角都精彩,一眾主要演員都是在最高峰的狀態,各有可看之道。美版提名六項奧斯卡,得到一項最佳服裝。

網友Raymond兄說看這電影,聽當年的演員講的廣東話(應該是指發音和措辭)是一種享受,我完全同意。現在看這些舊粵語片,我感覺連那些配角一樣精彩,值得細心欣賞。

好,去片: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15 則留言:

  1. When the producers of HK film company re-made or copied those orginal films from Hollywood, did any Hollywood film-making company sue those HK films producers or co?

    回覆刪除
    回覆
    1. 那個年代的,紀憶中沒有呢。

      刪除
  2. 我還未有看 youtube 的電影,
    但兄台提出去了一轉安南,
    回來就醜小鴨脫胎換骨成為美女,
    愚弟假設電影故事地點是香港,
    可以想像當年安南(法屬),
    比起英屬的香港更加先進,
    這個是否成立呢?

    回覆刪除
    回覆
    1. Sabrina 原片

      http://www.56.com/u68/v_NTEwMjYwNjU.html

      刪除
    2. 要為女主角沾一些異國氣質,
      也許當時拍戲成本所限,取外景沒法去歐美,日本戰後瘡痍滿目,
      東南亞是沒辦法中的辦法,而安南比之馬來亞和印尼,更惹人暇想吧。
      女姐從安南回來的一幕,穿的一身淺色安南裝,確有飄飄欲仙之感。

      刪除
    3. Raymond晚上8:01

      荷蘭管治印尼的時間不短,但小弟在棉蘭多次旅遊探親的耳聞目睹,荷蘭除了在棉蘭留下建築物外,其他的影響感覺不到!

      刪除
    4. 台灣也是一樣。
      可能與荷蘭統治殖民地的手法有關:一味靠搶,無心建設和輸入文化。

      刪除
  3. '90年代時我與一位上司閒談,論及菲律賓,不記得內容是否有關投資移民當地事宜,我就話要俾咁多錢,真唔知會有幾多香港人選擇移民菲律賓,但我上司就講現在菲律賓就話差啫,其實戰後初期時代小吕宋是一個經濟頗為發達地方,較當時香港先進,很多華人係當地發展已好一段時日。

    就如安南,戰前都有大量中國人去個邊揾食,家母外家都有不少親戚寄寓安南謀生;若非二戰後民族主義擴大興起,再加上共產主義入侵,越南應不失一個好地方。

    回覆刪除
    回覆
    1. 印支半島在赤化之前,多個國家是法屬,撇開殖民政治不公義不談,風物受法國文化影響,都有可觀之道。

      刪除
  4. Just discovered this blog a few days ago and I enjoyed it a lot. Especially the articles about the old movies/songs/artists ( whether from Hong Kong or not ) Learn quite a bit and thanks!

    Eunice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光臨,閣下如有資料,歡迎補充。

      刪除
  5. 我認知淺薄,印象中似乎荷蘭文化並不是絕對強勢文化,加上荷蘭係歐陸來講不算一個大國,兼且毗鄰皆是強邦,故荷蘭為求生存,最好途徑乃集中與他國做生意,睦鄰揾錢,所以荷蘭人係歐陸中算得上較多國民能操多種歐洲語言,事關無計--要搵食。

    而其國家地理關係,令海運發展有必然性,所以荷蘭係上兩個世紀亦有不少海外殖民地,但正因為志在揾銀,因此荷蘭文化影響並不如英法德如許深遠有系統,況且話就話荷蘭人上兩世紀多信新教,但宗教又不如拉丁語系國咁根深柢固,或好似英國連上政治因素咁千絲萬縷,因此係荷蘭咁多前殖民地真睇唔出無論文化上、語言上、信仰上、政治上、生活上...有乜重大影響或遺傳?

    刻薄講句,睇到流下而且幾靚既就係一啲臺灣山地上產生既荷臺混血兒。(我閃)

    有如Chris兄所言:「荷蘭統治殖民地的手法有關:一味靠搶,無心建設和輸入文化。」,量其亦無乜可輸入也。

    回覆刪除
    回覆
    1. 荷蘭小國文化,不過都有威水東西。我認識的只有畫家Rembrandt和工業巨擘飛利浦

      刪除
  6. 唉!工業巨擘飛利浦都變咗強國生產好耐,真係往事只能回味,尤記得兒時家父從荷蘭帶回一台飛利浦真空管收音機,真係正到無論,後來重整多部大型錄音機添,即要用大卷錄音帶個種。

    不過,家下科技日新月異,後生用家唔志在襟,最緊要時時轉款兼多多gimmicks。

    回覆刪除
    回覆
    1. 60年代之初,我家第一部收音機正是菲利浦真空管機。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