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移民甘苦談:防盜難

在澳洲生活,很多事情都很寫意;最討厭的,不是一般人想像的「種族歧視」,而是「入屋行竊」。

澳洲人一般都很客氣又樂於助人,大家毋須過慮。說到「入屋行竊」,好些朋友都曾遭此劫!

損失物品財產,就算買了保險也麻煩,要填表申報、等候賠償,還有破壞了的門鎖窗戶要找人來修。屋主從外面回家時,一開門見到被人洗劫的瘡痍滿目,那境況會在心中留下陰影,很多女主人接連很多天都會心驚肉跳,情緒低落的

澳洲幅員廣闊,警力不足的情況很嚴重,「入屋行竊」獲得處理的優先次序極低,可說是僅僅備案讓你報保險,以及在統計上加一個數字而已,沒有甚麼實際行動。就算偶爾破案,落網者多為青少年,法庭判得很寬大,於是屢犯屢判,屢判屢犯,根本沒有阻嚇作用。

有些本地人說,遭匪徒入屋行竊,是每個澳洲人一輩子起碼一次的經驗,嗚呼!

華人聚居的地區,更是入屋行竊的黑點,皆因華人的屋內的金飾、現款、先進的影視器材一定比西人多。那些慣匪每每鎖定一條街道來做案,警方更曾經搜出慣匪的計劃書,內有地形圖、時間表、住戶狀況:哪家是華人、哪家有狗、哪家甚麼時候無人,資料頗為詳盡。

澳洲房屋設計防盜意識很差,有很多很大的玻璃窗,很少防盜網柵。以往民風純樸治安良好,當然沒大問題----很多老澳出外都不鎖門不關窗。今日世風日下,華人入住舊屋,都要加裝防盜網柵和防盜警鐘。

防盜警鐘在屋外,主機在天花板內,屋內若干房間設置電眼,控制面板在門內。屋主出外時把系統Activate,有人進屋不按密碼,觸動電眼,警鐘便會大鳴10分鐘。這個裝置是希望竊匪知難而退,頂多是隨手攫取一兩件東西便跑。

警鐘誤鳴的情形很常有,有一次我出外後警鐘誤鳴,鄰居老太太好心打電話報警,警局那邊的回答是不會派人來的,說老太太或可過去看看,是真的有賊再向警方報告,老太太當然不會這樣做!

有個朋友全家出外兩個月,家中遭竊匪光顧,警鐘大響,鄰居代通知警鐘公司,重新Set定警鐘。誰知到竊匪見家中名貴東西多,隔幾天再來,這次先行上屋頂揭開瓦面,鑽入天花剪掉警鐘的電線,施施然大搬特搬!

竊匪偷了東西,多數會到押店典當之。警方呼籲居民在音響器材之類的物品上,雕上屋主的名字或駕照號碼之類,並聯絡押店業取得共識,不收購這些有記認的物品,竊匪見得物也無所用,便不會拿走。

朋友告訴我,有人用這個方法,竟然激怒「如入寶山空手回」的竊匪,把那些音響器材搬到浴室丟入浴缸中,然後放滿水,實行同歸於盡!

開餐館的朋友,打烊後當然是把當日的收入悉數拿回家,不會留在店內過夜,但有個習慣是大開收銀機的抽屜,以免竊匪動手撬毀。還有,最好笑的是....

抽屜放一張鈔票做禮物,以免竊匪無所獲而大搞破壞!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