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名,來來去去那一千幾百個(常用的可能只是一百幾十個),重名的情況司空見慣。我以前工作的報社,曾經有段時間,五個女同事中,這個叫 Jenny,那個也叫 Jenny,還有一個叫 Jennifer!
比起英文名,中文的方塊字,字字獨立,有形、聲、義之美,更具創造的空間,而且能代表一個時代和地方的文化。例如叫「義雄」的,不大會是香港人,九成是台灣人。
在我那一代,香港男孩的名字最多是「國雄」、「志強」、「國華」、「志偉」、「耀祖」、「建邦」、「鎮業」之類,真是一出世便被父母委以重任。唉,苦難的中國。
女孩呢,「淑儀」、「念慈」、「麗珍」、「美玲」、「婉雯」....也代表了一個時代對女性的要求。
還有甚麼「帶娣」(帶弟)哪....真可憐,顯然因為不是男嬰,一出生已得不到父母的歡心。識相的,就下一胎帶個弟弟來!
我以前有個女朋友,叫「少嫦」,原來背後有個渴求男孩的故事。
她在四姊妹中排行第二,大姐姐叫「妙嫦」。據說是父親見第一胎不是男的,給女兒這個名字,「妙」就是「少」「女」的意思。到我女朋友出生,父親見又是女兒,便把大女兒的名子「妙嫦」的「妙」字飛掉那個女邊,變成「少嫦」,表示真是不要女兒了。老三出生,又是女的,父親叫她為「美嫦」,「美」、「尾」廣東話同音,意思是這真是最尾的一個,希望下一個是男孩。
誰知道老四出世又是女,我女朋友說父親很氣,索性把有個「女」字的「嫦」字的排行也不要了,叫「美美」!
現在的香港家庭,孩子一個起、兩個止,男的女的也算了,當然不會發生以上這類故事。隨著時代變遷,代「淑儀」、「念慈」、「麗珍」而起的是比較洋化或浪漫的女孩名字,如甚麼「嘉」、「欣」、「琪」,又往往由受歡迎的女明星的名字帶動新潮流。
最近我開始注意韓國女明星的名字,覺得十分有趣。
雖然現代韓文已改用拼音字母,但每個字後面其實都是一個漢字。韓國人用漢字數百年,他們的名字在取字方面很有意思,一些字的組合是我們想都沒有想過的, 看起來很有別致、英氣勃勃又不失嫵媚的姿態。
隨便拿起身邊一套八張DVD的韓國電視劇集Love Story,把八個女主角的名字抄下來,讓大家欣賞一下:李「丞涓」、崔「智友」、宋「允兒」、李「美妍」、金「正弦」、裴「斗娜」、金「賢珠」、朴「尚雅」。此外如大家熟悉的金「喜善」、李「英愛」、全「知賢」、全「度妍」等等,相信大家也會同意我的看法。
中國大陸人口多,建國初期崇尚質樸和政治正確,又流行用單字名,甚麼「東」、「紅」、「軍」、「勇」、「明」,男又用女又用,到處都是一籮筐,因此重名問題嚴重。現在怎樣為新生兒起名字是大問題,看來韓國人的名字大有參考價值。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