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50年前的明報

 我在90年代離港之前,如果早上買一份報紙的話,一定是「明報」,要買第二份,則非「信報」莫屬。

那時由金庸做總舵主的明報,的確是「知識分子」風格濃厚,文字水準高,立場有風骨,報道有公信力。

老讀者回香港,看到今日的明報,淪為支持建制、文字每況愈下的梁粉報,真不是味道。

書架上有本明報在1969年選輯1962 - 65年「自由談」副刊文章的單行本。現在拿起重讀,還是津津有味。

明報在1959年創刊,據編輯說,蘊釀了三年時間,才決定因循舊日上海的「申報」,以「自由談」為副刊的名稱。別的不說,單是看作者的陣容,文章的目錄,已經令人悠然神往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

27 則留言:

  1. 布巿大嬏上午8:52

    曰月報已成墮落報,染紅了,屬大公報兄弟,不值一看,更妨要出錢去買!舊日文風氣骨,一去不返!可惜!杳大俠冇眼睇!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明週和明月還好吧?移民後都沒看了。

      刪除
    2. 明週值得一看!

      刪除
  2. 查大俠在港英保護下, 確是不錯, 英國人文化算是包容, 他是充份利用了言論自由的優點, 可惜這是英國人恩賜的

    但確定97的去向後, 明報賣盤, 不似信報捱多十幾年, 查大俠在基本法的意見是十分保守的, 始終擺脫不了中國人的政治倫理, 希望他臨尾幾年慎行慎言, 不要臨尾香

    回覆刪除
    回覆
    1. 查生出身左派電影公司和報系,自立門戶之後仍很中國,文革震破他的美夢,明報當年批評分析文革,出文又出書。
      人老了轉為保守,加以在大陸受盡貴賓式待遇,雞髀打人牙較軟,對中共逐漸寬容是很自然的。

      刪除
    2. 我是查生的粉絲,看過很多關於查生的訪問和曾與他共事的人的口述。
      記得其中一名受訪者曾說查先生不獨是學者,更是一名生意人。通常文人大都不擅理財,甚或有點頭巾氣。偏偏查先生對錢財一事非常執著,對一分一毫都非常著緊。

      見風駛艃正是生意人本色,查生縱然不喜中共,但仍不會完全和中共斷絕來往。鄧小平提出改革開放時,查生就頻頻和中共打交道,向鄧小平送書就是人皆知的實例。查先生能在上一代人中脫穎而出,不獨是其學術底子深厚而已。

      查先生出身自官宦世家,政治面子人情這些瑣事自小耳濡目染,又那能說他老來不懂事?

      P.S. 查生先祖查伊璜曾於鹿鼎記中出現。

      刪除
    3. 明報聲譽高,肯收你的稿,好像已是榮耀;查生稿費低,旗下幾個長期的作家都呻過,但還是繼續寫。

      刪除
  3. 80年代我也算經常看明報和明月。但覺得90年代起就變質了。95年起我“斷絕”看中文報刊。哈哈。

    之後,偶然在多倫多拿起上述報刊閱讀,覺得明月文章差得多,不堪入眼 ! 在香港逗留,在我眼中,值得看的也只是信報。

    至於人老轉保守,卻又被北京統戰利用。老人家又有聲譽地位,虛榮心也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文人感戴當權者「知遇之恩」,就是如此,古今一也。

      刪除
    2. 以前對查先生的印象頗好, 但在基本法起草過程中, 看了他和查濟民, 譚惠珠, 廖瑤珠等的提議後, 便起了警惕, 以他當時的財富, 地位, 退可以遠走他方, 就算接受統戰, 也可低調的, 不必提那種方案

      刪除
    3. 那兩隻「豬」害人不淺。

      刪除
  4. 明報係食中產o個竇人,可惜言論一路"暗挺左仔"。話自己公信力第一云云
    轉左波波做總編后,為"港"發聲更為明顯
    信報同NOW一樣,都是李家的發聲機器

    回覆刪除
  5. 小弟在約2001年尾至2002年頭時於日月報副刊Hi-Tech Weekly討論區流連過一陣子,該處是電腦討論區,小弟發言也絕大部份是跟電腦有關的,但也有幾次政治方面的發言,當然是不滿或諷刺政㾈的言論,幾次過後,發覺討論區尺度開始收緊,之後更變本加厲,留言要先通過審查才獲張貼於討論區

    他媽的!這算是什麼討論區?公信力第一?呸!

    自此以後,日月報在小弟心目中的地位就低於蘋果,是一份九流報紙

    香港傳媒自閹,又一例證

    回覆刪除
    回覆
    1. 總比迷失方向報好許多吧.

      刪除
    2. 可以這樣說,香港報業的黃金時代過去了。

      刪除
  6. 八十年代時,我家是只看明報,不看其它報紙的。九十年代,父親開始不滿明報,轉看信報和經濟日報,但仍然不喜歡蘋果的煽情風格。我自己則寧願看蘋果,雖然也知道蘋果常有誇張失實之處,但現在已幾乎是唯一鮮明反共的報紙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董橋轉職蘋果後, 明報老一輩的文人有些也轉到蘋果, 令蘋果有點昔日明報的影子.

      刪除
    2. 蘋果的風格,我也受不了,回香港那麼多次,未買過蘋果。
      要買都是明報和信報。

      刪除
    3. 蘋果有點人格分裂。論副刋質素,有時比很多報紙都好。

      刪除
  7. 講開「盲報」未到九七我已經唔睇。記得大概九五年六年,為九七鳴鑼開路做咗個「回歸專輯」,訪問係一班曾幫英國人打工多年嘅老職員,數嗅英國老闆如何刻薄,幫英國人做事如何屈辱,十足當年鬥爭大會,妹仔數嗅地主婆點樣殘酷衰格一樣。我最深刻其中一集係訪問係匯豐做咗幾十年嘅「吖嫲」,話如服侍匯豐大班如何凄慘,要晨早要送報紙都匯豐大班睡房門口,「唔可以敲得太大聲,要用耳仔貼主到門嚟敲」。佢想講乜?要鬥嗅英國佬但有講唔到英國佬有乜實質衰嘢,盲報睇多兩版都失明!我自此無買明報!

    回覆刪除
  8. 我係外地工作生活時,因思念香江,所以曾有段時間差不多每天買明報閱讀,一解鄉愁。鬼整佢,後來明報海外版乜乜痕,無嗱嗱加咗一大疊淨講大陸嘅新聞、專欄、娛樂、花邊呀等等,差不多重多過講香港野個疊,睇見火都蒞。

    我俾錢買明報淨係想睇香港訊息同副刊,我無興趣理佢大陸死人冧樓或超英趕美,個疊厚厚既大陸專欄簡直篤眼篤鼻兼阻地,每次買份報紙返來,重要麻煩我先抽出蒞攞去掉,過咗一段時日,越諗越嬲,終於唔鬼繼續買明報,無眼屎乾淨盲,況且我好唔老例明報全盆採用大陸對外地或西人個套譯名,既然唔能夠令我睇得開心,反而閉囈兼怒氣,不如放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明報老闆是大馬人,不敢罵馬來西亞政府。

      刪除
    2. 怪不得!不過真的難免這種限制。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