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港澳交通話舊


由香港經珠海到澳門的大橋已經由中國國務院批准,在2015/6年完成之後,從香港到澳門,只是20分鐘的車程。(新聞報道:http://www.cns.hk:89/ga/ga-fzsj/news/2009/10-28/1936056.shtml)
往澳門的交通,一向是靠海運;現在大家都坐慣了飛翼船、氣墊船,需時僅一個鐘頭多一點,也嫌不夠快,將來要縮減一半。在幾十年前,真的是難以想像啊。
在50年代,往返港澳連飛翼船也沒有,一定是坐渡輪,需時約五個鐘頭。 那時只有幾隻舊船,包括「大來」、「利航」和「佛山」號;60年代才開始有飛翼船,以「飛鳳」、「飛翠」等等命名。
那時有些人不慣飛翼船航程顛簸,中途受不住嘔吐大作,坐過一次就怕怕;所以舊船雖是慢很多,仍舊有捧場客。60年代,添了幾隻新船,隨著佛山老船的名字,叫「泰山」、「X 山」之類。

其中「佛山」號最為人記得,幾乎成為港澳輪渡的標記,多次出現在電影之中:

除了行走年期長,主要是1971年的颱風「露絲」,佛山號停航駛往另一海面停泊,大批船員不上岸,在船艙聚眾賭博或睡覺,豈料露絲風姐大發雌威,竟把佛山吹翻沉沒,大部分人來不及逃生,88人命喪汪洋,僅4人獲救。另一隻港澳渡輪「利航號」亦被吹翻,9名船員喪生。

60年代的船票,一般是10元以下,分幾個等級:最便宜的是密不通風的「大艙」,另外的名稱很好笑,叫甚麼「西餐樓」、「唐餐樓」,沒有餐吃,但有碌架床可以睡覺,另外有「飛機位」,只可以硬挺挺的坐。為甚麼要碌架床呢,那是因為很多人選擇夜航班次,午夜上船,清晨5時左右便到澳門,有整日時間可以用。
我在70年代結婚,為了省錢,只是和松嫂到澳門渡蜜月三天,坐的也是大船。我們訂了「豪華房 」,全船只有兩間,睡了一晚,算是舒服一點,二人船費共約100元。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