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3日 星期六

東拉西扯談快樂

前文 「澳洲人的所謂快樂」,講到澳洲人認為怎樣是快樂,現在我用幾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講求實際的人大概會說,「快樂?中了彩票,大疊銀紙,要甚麼就買甚麼,最快樂啦!」

是的,快樂的源泉可以是「欲望的滿足」;但是世界上擁有無限的財富可以用的人,只是眾人之中的極少數,大多數人都是要量入為出,揸頸就命,欲望不能悉數滿足,豈不是永遠不快樂?

這就是一個「欲望經濟學」的問題。


人的欲望無限,而自己滿足欲望的條件有限,能夠快樂與否,就看你怎樣平衡那個供求的關係。供不應求,或可減少欲望,自然比較容易滿足;不然老是看比你幸福的人,人比人,比死人,永遠都不快樂。

另一個方法,是保持正面的心態:多想想自己已經有的東西、做到的事情,而不多想別人有自己沒有、別人做得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這有點阿Q精神,但不失為開解自我的快樂良方。

另一個快樂的源泉,是「痛苦的消除」。

佛家論述人生的「苦」,可謂淋漓盡致,分析入微。八苦之中,頭四苦是「生、老、病、死」。其實說「生」也是苦也許見仁見智(有人說這個「生」不是「生存」的生,而是「生孩子」的生,我覺得有點怪誕 )。沒有生,連享受「樂」的基本條件都沒有了;唯其有生,便有「老、病、死」,這也是沒法之事。

正因為很多人對生存在世戀戀不捨,而「老、病、死」影響「生」之樂,所以為苦了。

現代人壽命長,消除疾病的醫學技術昌明,比以前好得多了,「老、病」之苦大大減輕,唯獨是人想不死,恐怕是永遠沒可能之事。

不過生理影響心理,健康的體魄、旺盛的精神,會促進快樂,多病不舒暢的人,自然會苦著臉。研究發現,運動又會使大腦分泌出一種物質,令人感覺愉快。常常作長跑、遠足、踩長途單車、跳健康舞、做健身器械等等的朋友,一定有很多個人經驗可以印證這個說法。

佛家所謂「八苦」的後四苦是:

愛別離(互相喜歡親近的人,不能永遠在一起)
怨憎會(互相討厭的人卻要相聚)
求不得(想要的東西,得不到)
五陰熾盛(欲望太多,得不到滿足)

這幾項苦,其實都是互為表裡、有相應的關係。要解決就要靠自己,作出心理調整;假如你平衡不到的話,錢再多也是徒然,不能享有長久的快樂。

參看舊文:快樂難尋亦易得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