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31日 星期三
交友Dynamics
由完全不認識到認識,乃至有較深入的發展,傳統的交友經驗,是經過朋友介紹、社交接觸、工作來往,最激的也不過是是萍水相逢和陌生人搭訕,現在更多一重「網上」的跨國界、地區、年齡和性別的邂逅!
交友最初是「試探」的階段,講些不著邊際的應酬話,把自己較好的一面讓人知道;慢慢的大家覺得投契,開始把自己比較私隱的事情,甚至弱點互相透露,到了這個階段,大家建立與一般朋友不同、一種exclusive的信任關係,有了感情的依賴。
所以朋友感情越深,鬧翻時的創傷會越深,反目成仇的例子比比皆是。
友情發展的速度,人人不同,但一般來說,「交淺言深」的情況,是很少很少的。
投契的好朋友,見面的次數自然多起來。現在是科技世界,全方位的溝通,電話、Email、Online Chat、手機短訊和視像…好起來的,真的是天天通幾次。
友情,是要經過時間的洗禮和事件的考驗的,能不能維持長久,要看很多的條件和機緣。
大家做了一段如膠似漆的好友,成為人生深刻的一頁,後來會因為種種原因,慢慢的淡化,終於失去聯絡,永遠不再相見的也不出奇。
在Blog上經常有這個情況。
有時會有偶然路過,變成天天來的博友。他們很細心看你的文章,也很有意思地留言,使你覺得很窩心;慢慢地來得疏了,終於無影無蹤。
假如他們也有Blog的,你還可以去看一下對方的近況,但如果對方「人間蒸發」,其Blog也不再Update,不禁使人感到一絲絲的惆悵,思索到底為甚麼自己的文章不再吸引他、對方是否對我「有意見」,或發生了甚麼事。
假如對方一向只是留言而沒有留Link的,更是「往事只能回味」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變通
翻譯是「跨文化」的活動,把一個語言承載的意思,用另一個語言表達出來。
但是文化不同,兩個語言的字彙之中,其實很少、很少、很少有兩個意思完全相應的字。
President應該翻成中文的甚麼?相信初中生也會說:這還不容易?「總統」嘛!
星期日早餐
在澳洲的香港人,對「飲茶」的習慣當然樂此不疲,澳洲也相應地把它譯為Yum Cha。我十幾年前移民來布里斯本時,飲茶的地方不多,優優悠悠,去到有位坐下,雖然點心的品種不夠香港多,但覺得整體來說比香港好多了。
這幾年,飲茶的地方也多了幾家,可是華人多了,香港人飲茶的風氣傳到大陸人和台灣人,甚至西人,於是等位情況開始出現,繼而變成今日的向香港看齊,要登記排隊等叫名,最旺的11時開始到1 時半時段,等位等上半小時者,等閒事也。
我最憎嘈雜和等位,因此沒在星期日飲茶久矣。
華人的來源多,飲食文化也豐富起來,例如台灣式的小食店,賣豆漿、紅米漿、糯米飯團、荵油餅等等,作為早餐也很好吃。
這裡有很多西人的Club,有些是草地滾球會或足球會、有些是退伍軍人會,每個區都有幾個。可能是政府有地租特惠,會內又有吃角子老虎機的收入幫補,食物特別平。一些會所的星期日早餐收 $9.95,煙肉、香腸、炒蛋,多士、牛角包、茄汁豆、(Croissant) 、水果等等任你食,果汁、奶茶和咖啡任你飲,狂食一輪,可以飽到下午4時。
我比較喜歡開半小時的車,入山區的鄉村,或是到海邊的小咖啡店,吃個全日供應的「大早餐」,也是$9.95,但有人Serve,通常是包括煙肉、香腸、煎雙蛋,焗番茄、多士,橙汁、咖啡/茶,夠吃有餘。情調很優閒,慢慢嘆,比「輪籌」然後等叫名的飲茶好。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7年1月30日 星期二
教你煮煲仔飯
左圖是澳洲一家餐館用「古法」做明爐煲仔飯,一列熊熊猛火的爐頭,「話咁快」又出一煲,很容易做。
這個陣勢,使我想起以前油麻地一些普羅大眾的飯店,如「嘉禾戲院」旁的「新樂園」,都是這樣在冬天時候於門外大擺「煲仔飯陣」的。
現代的家庭大多用電飯煲,放米放水,一按鈕,15--20分鐘之後便有飯吃了。如果暫時不吃,電飯煲自動保溫,擱它半天也沒問題,不會煮生米,不會煮焦飯,方便得沒話說。
《教我如何不想他》
啊!微風吹動了我頭髮,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戀愛著海洋,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這般蜜也似的銀夜,教我如何不想他?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魚兒慢慢遊。
啊!燕子你說些什麼話?教我如何不想他?
枯樹在冷風裡搖,野火在暮色中燒。
啊!西天還有些兒殘霞,教我如何不想他?
《教我如何不想他》這首歌
《教我如何不想他》作於1926年,初刊於1928年版的《新詩歌集》,趙元任曲,劉半農作詞。
歌曲以優美的音樂,歌詞表現情絲縈繞的青年獨自徘徊吟唱的情景,反映出五四時代的青年在擺脫舊禮教的束縛、追求個性解放的潮流中,對執著而純真的愛情的渴望,成為當時的名曲,直至今日依然流行。我在小時已經時常在收音機上聽到,大多是著名男低音斯義桂的錄音。
2007年1月29日 星期一
文化禁忌
一個社會的習慣,可能是另一個社會的禁忌。
中國文化是知道對方的年齡後,馬上便和自己比對,然後便和對方論輩份、跟著稱兄道弟。但在西方社會,若非人家自動告訴你,隨便問人 (尤其是初相識的人)年齡,是不禮貌的行為。
香港受了西方文化影響,也有一點點的改變,一般男士還不介意被人問問,但女士就一定不高興回答的。
早十幾年前常常到中國大陸旅行,不時會有些當地人過來攀談,說不到兩句便問我一個月有多少工資,可能是他們對香港的經濟情況有好奇心想知道多一點吧,我就感覺極不自然。假如我如實地答一個月有X萬元,他們馬上會瞪大眼睛露出「不相信」、「沒可能」的神情。
在大陸,一個月有多少工資,可能是人們日常的社交話題,華人移民若照搬這個習慣和西人溝通,便是失禮之極。
在澳洲,揶揄這個那個政客做事不當是最平常不過的話題,當中也自然會表露了你擁護哪個政黨;但一般是不能直接查問人家投票給那個政黨的,尤其是大選期間,因為份屬個人私隱。
另外的禁忌當然也包括問人相信甚麼宗教,除非人家先告訴你。
有一次在某社交場合,有人介紹我認識另一位華人女士,互通姓名之後,她問:
「梁先生已經接受了XX做你的救主未?」
@#$%^&*!!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7年1月27日 星期六
婚前與婚後
結婚才幾個月,便電郵向我訴苦,說不很適應結婚後的生活,原來兩個人住在一起,比想像中困難很多,看不慣丈夫把東西亂丟等等。
我的回答,擇錄如下:
「XX妹妹:
我送您兩套字詞:「了解」和「諒解」。
英文都是一個 Understand,但意思是有分別的,這是中文的微妙之處了。
戀愛時要「了解」多一些對方,不要選錯對象。婚後就要「諒解」,有不滿的地方都要包容。
好玩的是,現在很多人都把次序倒轉了。
很多人戀愛時,眼精都只看到對方的優點;又盡量隱瞞自己的缺點、只顯示自己的優點。沉醉在浪漫裡,對方縱有的缺點,也力求「諒解」,放個屁都是香的。
一到婚後,馬上便看到對方的弱點其實不是那麼可愛,自己也不再努力遮蓋自己的弱點。有不滿時,往往互相埋怨:我都不「了解」為甚麼你會這樣那樣的....
其實人還是那個人,不過自己的觀點和角度改變了。
改變對方是不容易的,比改變自己更難啊。
婚前的事情,都已經成為歷史了,請現在開始,多一些「諒解」吧。
祝幸福! 」
關於「了解」和「諒解」的概念,是我看香港作家高雄的「給女兒的信」的其中一篇學到的,不敢掠美,特此註明。
從另一個來源看到,某個國家有這樣的諺語:「婚前要睜大兩隻眼睛細看,婚後卻要隻眼開隻眼閉」,也是同樣的道理。可恨的是,很多熱戀男女,婚前是隻眼開隻眼閉,婚後卻要睜大兩隻眼睛細看,做法剛剛相反!
又在另一本書中看過一句:「家中,不是講理的地方」,也足堪玩味。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由「全球英語」談到「全球華語」
以人口而論,散佈世界各地的「英語人」的總數早已超越「正統英語」的大本營英國。英國人口現在大約六千萬,可是美國的二億多人,加上澳洲的二千萬和加拿大的近三千多萬,便已經等於英國的四倍有餘。
論到發音的悅耳、用辭的典雅,當然要數「正統」的英國英語──即使如此,英國國內也有不少的地方口音。舉例說明:有次我的某位英裔澳洲友人的姨母從英來澳旅遊,我們三人出外喝酒聽音樂;這位英國女士操的一口南安普頓(Southampton)英語,我估計自己只聽得懂二成。
2007年1月26日 星期五
看牙醫
「牙痛慘過大病」,這話一點都沒錯。
任你是英雄硬漢,牙痛的淫威下也得低頭,那種痛法,會變成頭痛、腮痛、頸痛,一下一下的像用個尖錐往你腦袋的深處刺過去,沒完沒了。
但是有些人很怕看牙醫,非到牙痛到忍無可忍的時候才去。
因為看牙醫也是很恐怖的經驗,那張行刑台似的手術椅,那些冰冷的鉗、鑿、勾…加上那些高速噴水、噴氣嘴,還有那把電鑽。
在外面等候室時,聽見裡面傳出的鑽牙聲音已經夠嚇人。我的經驗是,在等候期間,聽著那恐怖的鑽牙聲音,原本痛得要命的牙,往往也好像乖乖地不再痛了,登時有臨時開溜的想法。
很佩服一些朋友,有時沒事,都半年去檢查一次牙齒,通常沒牙要補也得洗牙刮牙。我嘛,通常是到半年的最後幾天,才奮勇打電話預約的。
平生最恐怖的看牙醫經驗,是拔智慧齒的一次。那智慧齒埋在牙肉之內,像穿山甲一樣橫生的,把前面一隻大牙頂壞了,又有蛀壞,所以痛得要死。
牙醫是我的老同學,首先向我說明手術的複雜性,會費時甚久,跟著連打幾針麻醉藥,登時一邊面沒有感覺。
老同學把牙肉割開,找到那隻「潛水艇」。他搞一大輪,總是沒法用鉗抓得牢。我的嘴吧,張都張得累了。他心狠手辣,換過一支鑽嘴,像修路工程一般把那隻牙打得使四分五裂,然後把碎片一片片的拔出來。
拔完智慧齒的碎片,再幫我「尋根」,搜查淨盡,才把那個大得嚇人的傷口縫合。手術長達一小時多,當中麻醉藥性減退,要多加一針,方才得竟全功。
拔智慧齒後,臉腫得像豬頭,我要服用最勁的止痛藥,跟著的幾星期,不能咀嚼食物,只能吃粥、喝牛奶、魚肝油當飯。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庶民電影「生活秀」
女主角陶紅在片中的出色表現,使她得到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華表獎最佳女主角、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生活秀」的「秀」是英文“show”的音譯,電影描寫一個在武漢擺路邊大排檔、自力更生的女子的故事。
電影是夢工場,很多時候會流於逃避主義,特地給與觀眾一些自己沒有辦法經驗的事物。這類電影的人物,每每是英雄豪傑、才子佳人,觀眾看電影時把自己代入主角之中數十分鐘,得到特別的滿足感。
另一類電影描寫普通人的生活,日本電影界稱之為「庶民電影」。我十分喜歡這類電影和這個稱謂,其中的大師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都是我的偶像。庶民電影並不容易拍,正如繪畫前輩說:「畫鬼易、畫犬難」;拍觀眾熟悉的生活和人物,既不能失實,又要引起他們的興趣和共鳴,繼而要傳達導演的訊息,真的不容易。
中國改革開放後,城市和鄉村都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冒起了一些新的社會階層。「生活秀」開場不久,觀眾便可以感受到現代都市的脈搏──重慶的通宵夜市「吉慶街」。電影和小說,都是以通常要睡到下午才起床的女主角被吵醒來開始的。
陶紅演的女主角名來雙楊,是個離婚婦人,是這條夜市街上的第一個「個體戶」,經營燒鴨頸大排檔已經十多年,每天賣十五斤,內外的事情也夠她忙,只有一個外省來的民工「小妹」幫她。每個通宵燈火通明的夜市中,看盡人生百態、社會的縮影。
經營餐館之外,來雙楊家中也有不少煩惱:爸爸早年與姘婦私奔;媽媽早死;祖屋被人佔用了很多年,多方交涉總是收不回來;哥哥結了婚被逼住到老婆的娘家去,受她欺負;嫂子下了崗終日炒賣股票不理家庭;弟弟染上毒癮要她花了很多錢幫他戒毒......這一切都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出現的普遍社會問題。
有一個「開凌志車」的大款客人,特別喜歡到雙楊這家「久久酒店」吃宵夜,晚晚都來,已經一年多了,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想借故親近她。她和他這段關係,加上她沒完沒了的家事,成為貫徹全劇的骨幹。
來雙楊的幫手「小妹」,一度單戀她上了毒癮的弟弟。為了討好住房局的楊局長,她半哄半逼的安排了小妹與局長的智障兒子的婚姻(使我想起「香魂女」中的斯琴高娃)。終於在楊局長的斡旋之下,把祖屋收了回來。
導演給陶紅一個很特別的造型:劉海頭、兩頰邊的垂髮、趿著時下的高跟拖鞋、煙不離手。陶紅演出這個角色,可謂費盡心力,把一個潑辣、幹練、怠倦、閱盡世情、精於計算、感情豐富又外表夠cool的時代女性,活脫脫的表現出來。陶紅演這齣電影而屢次獲獎,的確實至名歸。
本片的高潮結局,是來雙楊終於對追求者首肯,還主動提出到度假村幽會數天,以身相許,這種大膽的女性,在以前的中國電影中不多見哩。
池莉以女作家的細膩筆觸,在小說中有肆無忌憚、淋漓盡致的性愛和心理描寫。電影則以大雨和迷濛的玻璃後的兩人親熱的身影交待。小說有文字之利,落實寫出她的心境。我認為小說和電影交待這一段各有千秋。
電影把原本來雙楊知道客人沒有興趣和她長相廝守,兩人悵惘地平靜分手的結局,改成大雨中激烈吵架後分手。至於哪一個好些,是見仁見智了。
「生活秀」導演霍建起
霍建起是新一代的中國導演,1995年執導第一齣電影「贏家」。他講究電影形式的新銳、鏡頭語言的現代感;但是認為無論有多前衛,觀眾對電影的認同還是會「往生活上靠」,所以特別注重貼近生活的題材。(根據上海新民晚報的訪問)
他的其他作品,有「那人那山那狗」、「暖」、「歌手」、「藍色愛情」都大受好評。身在澳洲,又堅持只看自己買的原版影碟,我只看過「生活秀」和頭兩齣。
他把「生活秀」原著的背景,由武漢搬到他喜歡的重慶。重慶多霧多山,特別能反映女主角的複雜心境,我覺得這個改動不愧別出心裁。
「生活秀」作者池莉
池莉,1957年生,1979年醫科畢業,任職醫生。1983年考進武漢大學中文系成人班,1987年畢業,任編輯。1979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代表作除了「生活秀」,有「來來往往」、「口紅」、「小姐你早」等,特別關注平民生活,作風坦率,有武漢的獨特地方色彩。
池莉寫這篇近五萬字的「生活秀」小說,獲得空前的成功。電影之外,又改編成電視劇,由于慧演來雙楊;另外有話劇版本,由王姬主演。于慧和王姬,都是影后級、來頭不小的女演員,所以有人以「一炮三響」來形容這小說的成功。
報載有人看過電影或電視劇,特意來到武漢這條吉慶街憑弔一番,甚至訪尋來雙楊的下落,這個故事的深入人心,可見一斑。
「生活秀」小說可以在http://www.bookhome.net/showbook.asp?id=11344線上閱讀或下載,電影的VCD/DVD也很容易租或買到。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7年1月25日 星期四
5 分鐘哲學:功利主義
例如我們說:「他這個人,很功利主義的!無著數(好處),他是不會幫你的。」
中國人的傳統儒家思想,是「重義」而「輕利」。例如孟子見梁惠王,劈頭便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較為正面地重視「利」的,是「墨家」和管子。
「功利主義」,卻是西方道德哲學一個重要的流派,和我們日常所謂「功利主義」的無情有不同的意義。
依我看來,功利主義非但不是「不近人情」,而是「頗近人情」的道德哲學。
神女有心,襄王有沒有夢?
這成語的來源是戰國時期文學家宋玉的兩篇賦:「高唐賦」和「神女賦」。
宋玉是楚國人,相傳與屈原同一時代,距今已有2200多年。有人懷疑這兩篇賦的作者的「宋玉」是否就是那個宋玉,因為第一本楚國文學作品選集「楚辭」中雖有「宋玉」的作品,卻不見這兩篇。後人多是根據近700年後梁朝昭明太子編纂的超巨型「文選」中認識「高唐賦」和「神女賦」的。
「賦」是古老的文體;賦這個字原本是「舖陳其事而直言之」的意思,但文人在「鋪陳」當中,每每藉此賣弄自己識字眾多、文辭巧麗、對偶工巧、知識淵博,加上妙想天開的想像力,把「直描」變成天馬行空的大篇虛構。思想內容或嫌貧乏,藝術水平卻十分高妙。
「玫瑰玫瑰我愛你」的作曲家陳歌辛
曲/詞:陳歌辛,唱:姚莉
玫瑰玫瑰最嬌美,玫瑰玫瑰最豔麗,
春夏開在枝頭上,玫瑰玫瑰我愛你。
玫瑰玫瑰情意重,玫瑰玫瑰情意濃,
春夏開在荊棘裡,玫瑰玫瑰我愛你。
心的誓約,新的情意,聖潔的光輝照大地。
心的誓約,心的情意,聖潔的光輝照大地。
玫瑰玫瑰枝兒細,玫瑰玫瑰刺兒銳,
傷了嫩枝和嬌蕊,玫瑰玫瑰我愛你。
玫瑰玫瑰心兒堅,玫瑰玫瑰刺兒尖,
毀不了並蒂枝連理,玫瑰玫瑰我愛你。
這首「玫瑰玫瑰我愛你」,不論在世界上哪個地方,只要有華人,就一定有人懂得唱,有人喜歡聽。
「玫瑰玫瑰我愛你」的作者是陳歌辛,在三十年代被人譽為音樂才子,四十年代已經被人譽為「歌仙」。
陳歌辛一生創作歌曲近200首,其中「玫瑰玫瑰我愛你」「薔薇處處開」、「恭喜恭喜」、「夜上海」、「小小洞房」、「鳳凰于飛」等歌曲,今時今日在中、港、台、和海外華人的世界仍是盛唱不衰。尤其是「玫瑰玫瑰我愛你」,曾被配上英文的歌詞,以Rose, Rose I Love You為歌名,成為美國流行曲,可能是破天荒第一首打進美國流行榜的中國歌曲。
「玫瑰玫瑰我愛你」用「2/4」的「篷拆、篷拆」輕快節奏,用來跳起幾十年前的Jitterbug(吉魯巴)舞時別過癮和得勁,難怪成為夜總會中的熱門名曲。
陳歌辛的一生
陳歌辛原名陳昌壽,1914年9月19日生於上海,自幼聰明好學,特別喜歡音樂和詩歌,尤其愛採集民歌。他的歌曲,常洋溢著江南水鄉的濃厚風情。
陳歌辛長得很俊俏,中等偏高的身材,講話時面帶笑容,聲音抑揚頓錯,談吐風雅。他的學生說,聽陳老師講課,真是如沐春風。周璇也這樣說過:「聽陳先生講話,感到是一種享受;唱陳先生的作品,感到十分的貼心。」
陳歌辛未滿20歲,便在上海幾個中學教授音樂。他擅作曲也能唱,高音宏亮,聲震屋宇。他自學英文、俄文、日文,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又能即興譜曲,被譽為「音樂才子」。
對於這個稱號,陳歌辛自謙說:「那是朋友們的過譽,其實我是苦學出道的。想當初我練鋼琴要比別人付出雙倍的代價,由於學琴時已非幼年,所以學得挺苦,常常彈得手指發麻……練唱歌,我是花了功夫與心機的,我學過美聲唱法,但並不迷信它。我吸收民歌與京戲的唱法,運用丹田之氣,因而能保持音色。」
陳歌辛21歲結婚,夫人金嬌麗是他在執教上海女子中學的學生,比他小三歲,是該校有名的校花,陳歌辛讚她為「東方的蒙娜麗莎」。
1935年,陳歌辛在中學擔任音樂教師,而且在上海樂劇訓練所教授音樂,培養音樂人才。這一年他嘗試創作了中國第一部音樂劇「西施」,由著名作家陳大悲編劇,顧文中導演,吳曉邦編舞,陳歌辛作曲和指揮。1938年,陳歌辛在上海任「中法劇專」音樂教授,與張昊、鐵錚、鄭守燕等人組辦「歌詠指揮訓練班」。1938年,陳歌辛與揚帆合作,為新華影業公司的電影「兒女英雄傳」作曲,並譯配了「伏爾加船夫曲」、「快樂的風」等。他還與姜椿芳合作譯配了「三個坦克車手」、「快樂的人們」、「夜鶯曲」、「快跑,我的小黑馬」、「假如明天戰爭」等蘇聯歌曲。
陳歌辛邀請王黎明、馬鐵飛、馬劍華、范正國、陳洛、吳桐等人籌辦了「實驗音樂社」,傳播抗日救亡歌曲。陳歌辛的抗日歌曲唱遍上海各處, 1941年12月16日,日本憲兵衝進寧海西路190號陳寓,將陳歌辛逮捕,押解到梵皇渡路(今萬航渡路)76號特務機關牢房中。在被關押期間,受到坐電椅、灌辣椒水、老虎凳、狗咬等嚴刑逼供,度過了可怖的七十餘天。
他出獄後,寫過不少抒情的通俗歌曲,由周璇、李麗華、白光等歌星演唱和灌唱片,都成為紅極一時的流行曲,如1942年創作,由龔秋霞灌錄唱片的「薔薇處處開」,1943年創作的「玫瑰玫瑰我愛你」,1944年的「鳳凰於飛」、「可愛的早晨」,1945年的「夜上海」等等。
陳歌辛創作的歌曲,當時最紅的電影明星和歌星如李麗華、白光、姚莉、龔秋霞、陳娟娟都很愛唱。唱他作品最多的,要推「金嗓子」周璇。
1956年的國慶大聯歡,全上海跳起歡樂的「龍舞」,那富有東方特色歡快的樂曲便是陳歌辛所譜。但過了不到一年,1957年9月「反右」運動中,他被劃為右派,被冤枉迫害下獄,送安徽白茅嶺農場勞改。平日講究生活情趣,愛好美食的陳歌辛,因長期饑餓患病,在1961年1月25日與世長辭,享年46歲。
1979年,陳歌辛被國家宣布平反,可惜陳歌辛已看不到了。多年後,音樂家賀綠汀感慨地說:「57年反右是看中我的,陳毅同志來電話保了我,於是陳歌辛成了我的替罪羊.....」
陳歌辛有三子一女,次子陳鏗是數學教授,女兒小麗是德語教授,長子陳鋼、幼子陳東則繼承父親的音樂事業。
說到陳鋼,就是海內外華人最喜歡的中國古典樂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的作者之一。陳東跟隨著名歌唱家溫可錚學習,成為出色的男中音,現居美國。1985年陳東在香港演唱陳歌辛的歌曲十首,大受好評。1994年4月29日,陳東回國為父親的80冥壽獻禮,在上海音樂廳當場演唱他的作品,由大哥陳鋼編配器樂伴奏曲,曹鵬教授指揮馬可波羅樂團伴奏。
陳歌辛寫的流行歌曲,旋律雖然簡單,但十分悅耳,就算沒有甚麼音樂修養的人,聽一兩次便會懂得唱,而且聽完又聽都不會厭;歌詞雖然淺白但不俚俗,配合旋律天衣無縫,又不乏深意寄托,真是非常不簡單!
以下是另一首他的名曲:
夜上海
曲︰陳歌辛 , 詞︰范煙橋, 唱: 周璇
夜上海,夜上海,你是個不夜城,
華燈起,車聲響,歌舞升平。
只見她,笑臉迎,誰知她內心苦悶,
夜生活,都為了,衣食住行。
酒不醉人,人自醉,
胡天胡帝蹉跎了青春。
曉色朦朧,倦眼惺忪,大家歸去,
心靈兒~~隨著轉動的車輪。
換一換,新天地,別有一個新環境,
回味著,夜生活,如夢初醒。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7年1月24日 星期三
青松觀內外
2007年1月23日 星期二
歌劇之皇Aida
還有成為大眾樂迷的焦點,肯定是那座巨大無匹的古埃及佈景是如何的龐大,怎樣在舞台上建起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和神殿,烘托起這千人陣容。
Aida以古埃及為背景,是十九世紀意大利歌劇大師Verdi的最著名作品,當年真的是在埃及首演,標誌蘇彝士運河通航,娛樂到場的歐洲各國的王公大臣。
劇中主要人物:
埃及法老王
埃及公主Amneris
女奴Aida(原為Ethiopia公主)
埃及祭司長Ramphas
埃及將軍Radames
Ethiopia王Amonasro(Aida之父)
分場情節
第一幕第一景
埃及Memphis宮殿中,祭司長告訴Radames,Ethiopia正向埃及進軍,女神已選定禦敵的元帥;Radames希望自己中選,然後勝利的光榮獻給自己至愛的女奴Aida。埃及公主傾心於Radames,發覺Radames和Aida相戀,十分嫉忌。法老王進殿,委任Radames為元帥號召軍民服從。Aida祈求上天保祐Radames凱旋,但想到他是去抵擋自己的祖國Ethiopia,埃及勝利即是祖國失敗,內心十分矛盾。
第二幕第一景
公主的寢宮中,宮女正為公主侍粧,準備參加凱旋大典,女奴共唱「愛情之歌」。Aida前來侍奉,公主欲探刺Aida和Radames的戀情,遣走全部宮女,假意說Radames已經戰死沙場,Aida悲痛欲絕。公主才說出真話,說Aida不必妄想,惟有公主才配得上Radames;Aida本來是Ethiopia公主,只是被擄為奴,此時也只有求埃及公主憐憫。
第二幕第二景
法老王、公主和國民歡迎凱旋的軍隊,眾人唱著名的凱旋之歌Gloria all Egitto,祭司唱感謝神明。公主賜Radames桂冠的榮譽。Ethiopia的國王(Aida之父)也被俘,連同其他俘虜帶到法老王面前,他懇求法老王放過他的人民,Aida和Radames也參加懇求。法老王釋放其他俘虜,只是留下Ethiopia國王為人質;繼而宣佈招Radames為駙馬,以慰勞他的功勳,群眾欣喜若狂。
第三幕
尼羅河邊,祭司帶同公主進聖殿祈福。
Aida出台,思念祖國和百姓,唱O Patria Mia。父親突然現身,斥責她竟與敵方的將軍私戀,逼她從Radames處刺探軍情,使計劃反攻的Ethiopia軍隊掌握優勢。Aida情義兩難全,芳心欲碎,最後也決定效忠祖國。
Radames前來相會,Ethiopia王馬上躲避,Aida要Radames一同私奔回Ethiopia,Radames支吾以對無意中漏了行軍的機密行程。公主恰好自聖殿出來,聽到一切,宣判Radames叛逆之罪,Aida和父親混亂中逸去。Radames自知罪無可恕,奉上佩劍束手就擒,成為階下之囚。
第四幕第一景
宮中,公主愛恨交織,密召Radames前來。公主說若他肯放棄Aida,可以免他一死。Radames斷然拒絕。在審判處,祭司給機會Radames自行辯護,Radames三緘其口,終於被判活埋的極刑。
第四幕第二景
Vulcan聖殿中,Radames在地下墓室唱La Fatalpietra悲嘆和Aida永訣。忽然Aida自陰影之中走出來,她不忍獨生,特別潛入墓中和愛人共死,二人唱Presage ilcore della tua condanna。
墓穴上的聖殿中,祭司作死亡之舞,隱約傳來Radames和Aida的歌聲淒然唱OTera,addio向塵世告別。
從「金雞」想到的經典電影
本片以倒敘方法交待故事,開始時是年老色衰,淪為一樓一鳳的吳君如深夜按街頭的提款機,因存款不足一百元,取不到錢。倒霉劫匪曾志偉在這時向她打劫,卻巧遇停電,兩人被困在銀行的玻璃間內。漫漫長夜,吳君如向他講述二十多年的賣笑生涯。
本片橫跨二十多年,實際上背景就是香港97回歸前的當代歷史。吳君如由七十年代的靚妹仔做「魚蛋妹」,到在大舞廳做舞女(不紅時也月入數萬),到在「骨場」做按摩女郎(巧遇大明星劉德華──演他本人──這一場使人笑斷氣),最後要做一樓鳳。這二十多年經歷了香港的經濟起飛、股災、「北姑」入侵(大陸由香港的「米飯班主」變成競爭者)、地產崩潰、負資產噩夢……電影加添了一層現實意義。
片中有幾個出色的男人角色,包括嫖客之中錙銖必計的經濟學老師梁家輝、汪洋大盜胡軍(名為「葉子強」:葉繼歡+張子強?!)、甘心受騙認頭代她養大兒子的美國華僑黃日華,都是性格突出,十分討人喜歡的角色。胡軍演的悍匪,不說話卻洋溢著殺氣,十分嚇人。吳君如把生產下來的兒子送走,自始至終不敢看他一眼,囑咐養父不可洩露生母身份,但是總記得託人送他生日禮物,滑稽之中見到人類的真性情,可謂笑中有淚,特別深刻。
「金雞 2」以2003年香港的沙士危機為主題,整體來說還算不差,但不及第一集了。
同類型經典電影
1. Nights of Cabiria (1957)
這齣由一代電影大師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執導的電影,是描寫妓女生涯的經典之作。女主角是費里尼的愛妻Ginlietta Masina,跟<金雞>的吳君女一樣,是個樂天如命,笑口常開的妓女。不同的是吳君如的人生目的儲一筆錢過回好日子,Giulietta則是一生在渴求有個真正喜歡自己的男人,甚至不惜「倒貼」來博取愛情。
命運弄人,Giulietta一次又一次的被男人欺騙,可是她始終對人生抱有希望,樂觀的活下去。Giulietta不算是絕代美人,但她的帶有稚氣的孩子臉十分使人心疼。她這個角色和金雞真有異曲同工之妙,能以泰然的態度處理不幸的遭遇,對比特別強烈,而又達到「哀而不傷」的效果,的確難得,不愧為導演大師和優秀女演員的代表作。
2. Sweet Charity (1969)<臘炬成灰淚未乾>
由Nights of Cabiria啟發,改編成為美國百老匯舞台音樂劇的的Sweet Charity,極受觀眾歡迎,並且在1969年搬上銀幕,由「傻大姐」莎莉麥蓮(Shirley MacLaine)主演,實在不作第二人想。本片由舞蹈家Bob Fosse編舞和執導,歌曲動聽,舞蹈精采--那首“Hey, Great Spender”您一定聽過。
片中女主角名為Charity Hope Valentine(這名字就有十分「夢幻」和胸懷廣闊的味道)遇到的男人都是情場騙子,女主角一再甘心受騙;但是她的充滿希望以及與幾個妓女姊妹的深厚感情卻使人“feel good”。最後一場她人財兩失,卻在公眾電話亭中打電話給姊妹,說和新丈夫在一起很幸福,叫她們不用擔心,使人看得熱淚盈眶。
3. Irma la Douce(1963)<花街神女>
其實莎莉麥蓮在1963年已在人情味導演比利懷德(Billy Wilder)的<花街神女>中演過搞笑妓女的角色。故事發生在花都巴黎,男主角積林蒙(Jack Lemmon)演一個警察,卻愛上了阻街女郎莎莉麥蓮,與之同居。為了不讓她接其他客人,於是白天兼幾分工作掙錢,每個晚上卻一擲千金扮大豪客把她「包起」,弄到自己身心俱疲,最後逼得「玩失蹤」,令人嘻哈絕倒。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眼盲心不盲
那一年,我要到公務員訓練中心上課一星期,導師在第一天開始的時候點名,一班二十多個,來自不同部門的二級行政主任同業都都齊了,只差一位未到。
導師說,這一期課程有一位失明的同事,可能要遲一點才到。課程是8時45分開始的,果然,第一節課上了一半,9時40分左右,有雜務員領著一位拿著「盲公竹」,背著一個袋的男同事推門進來了。
「羅密歐與茱麗葉」
我很早已經在網上知道「情人結」這電影不錯,於是馬上訂購了DVD先睹為快,看完就從心底喜歡上趙薇了。不久有新聞傳來,趙薇在電影中的優秀深度演出,得到提名並榮獲第八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獎。
「情人結」的電影導演霍建起,是中國新一代的電影人。
「情人結」的劇情和「羅密歐與茱麗葉」一樣,是兩個互相仇恨的家族的孩子的戀愛悲劇,結局則不是自殺殉情而是分開多年之後終成眷屬。編劇刻意地以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茱麗葉」一本書和舞台劇演出,在電影人物的交往和情節推演之中,充當承上接下的樞紐。
「羅密歐與茱麗葉」是莎士比亞的第十個劇本,現代學者大致上同意是創作於1595年左右,雖然手法還未及後來的幾本大戲成熟,也不失為當時一種創新的浪漫式悲劇。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要點,作者讓報幕人在第一幕開場時說得很清楚:
「我們的故事發生在繁華的維洛拿,
在那裡有兩大家族,有相等的聲望,
從相仇中又有新的嫌怨爆發,
使得市民的血把清白的手弄髒,
命中註定,從這兩家仇人的肚裡,生出一對命途多蹇的情人,
他們的不幸的悲慘的結局,埋葬了兩家父母的糾紛。
他們殉情之悲慘的的經歷,
以及雙方家長之長久仇恨鬥爭,除了兒女雙雙死亡無法能夠平息。」(根據梁實秋的譯本)
「羅密歐與茱麗葉」一演出便甚得觀眾歡迎,但不知為何,在1660年被人改為大團圓結局,被學者評得體無完膚。當時的文人雅士Samuel Pepys (英國最著名的「日記作家」)這樣寫:「我一生所聽過最壞的戲,表現得也極糟。」之後這齣劇竟然在英國舞台上消失,要到約150年後再以原貌上演。到了現 代,不消說了,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品。
莎士比亞寫「羅密歐與茱麗葉」,情節是有所本的:1530年意大利作者 Luigi da Porto的小說中已經有其故事梗概,其男女主角的名字即為Romeo 和Giulietta,兩個互相仇恨的家族也是來自Verona 和Cremona。da Porto的原著被Matteo Bandello改寫,加入了很多重要的人物和情節,例如茱麗葉的奶媽、男女主角殉情結局的關鍵人物----勞倫斯修道士、羅密歐在茱麗葉窗外訴衷情的一 段。這故事後來被人譯為法文,再譯為英文長詩,很大可能就是莎士比亞寫作「羅密歐與茱麗葉」的藍本。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故事,曾經用莎士比亞的原作劇本和改編形式,多次拍成電影,在下面介紹一下。
Romeo and Juliet (1936)
英國名演員Leslie Howard演羅密歐、Norma Shearer演茱麗葉,又有美國的名導演George Cukor,評論對兩個演員的演出大加讚賞----雖然以年齡來說是大了一點,按羅密歐在原著中應是約16歲,茱麗葉只有14歲。
Romeo and Juliet (1954)
英國和意大利合作的電影,Laurence Harvey演羅密歐、Susan Shental演茱麗葉。值得一提的是,這電影在意大利實地拍攝,由意大利導演Renato Castellani執導。
West Side Story (1961年電影)
Richard Beymer和Natalie Wood合演。美國作曲家/指揮家Leonard Bernstein(伯恩斯坦)寫過幾個現代歌劇,以這齣把「羅密歐與茱麗葉」改編成用紐約貧民區為背景的West Side Story(「夢斷城西」,或譯「西城故事」)最受歡迎。它有多首悅耳名曲:Maria, I feel pretty, Tonight, America…..旋律深入人心,歌迷今天仍然隨口可以唱出幾句。1961年美國大導Robert Wise(他的另一鉅製為The Sound of Music)搬上銀幕,美艷如花的Natalie Wood傾倒萬千影迷。West Side Story囊括該年的10項奧斯卡,的確是一代名片。Natalie Wood能演不能唱,為她幕後代唱的歌手精彩萬分,但電影的Cast連名字也沒有打出來,很多人都有興趣知道是誰,多年後發現是當年電影公司一個小職員 Marni Nixon----原來她也代過Audrey Hepburn唱My Fair Lady(「窈窕淑女」)中的多首名曲!
Romeo and Juliet (1966)
Rudolph Nureyev演羅密歐,Margot Fonteyn演茱麗葉。20世紀蘇聯作曲家Prokofiev寫了一套傑出的同名芭蕾音樂,這電影是英國皇家芭蕾舞團演出的紀錄片。女主角是鼎鼎大名的 Margot Fonteyn(瑪歌芳婷),當時已是47歲,與自蘇聯投奔西方不久、比她年輕19歲的Rudolph Nureyev(雷里耶夫)合作,兩人在舞台上的演出有火熱的Chemistry,使觀眾完全忘記他們的年齡差距!瑪歌芳婷是頂尖的舞蹈家,她的藝術生命到了當年,本來已經是差不多了,因為雷里耶夫的「介入」,乃登上另一高峰,成為藝壇佳話。
Romeo and Juliet (1968)
這個版本香港上映時譯名是「殉情記」,當年十分轟動,我相信讀者之中很多都看過。電影由意大利的Franco Zeffirelli執導。他發掘出一對極為合襯的新人,Leonard Whiting演羅密歐,Olivia Hussey演茱麗葉,分別是18和17歲;觀眾十分喜歡他們,可惜兩人後來無以為繼,不多久便在影壇淪為二三線演員。還有,片中一首極為動聽的主題曲 What Is a Youth(另一版本為A Time for Us),打進了當年的流行歌曲榜。
Romeo and Juliet ( 1996)
Leonardo Di Caprio演羅密歐、Claire Danes演茱麗葉,澳洲導演Baz Luhrman把背景搬到現代,男主角Leonardo Di Caprio賴此片一炮而紅,直到現在。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7年1月22日 星期一
海涅的愛情逸事
海涅( Heinrich Heine,1797—1856),19世紀最重要的德國詩人之一。他使日常語言詩意化,將報刊上的文藝專欄和遊記提升為藝術形式,賦予德語罕有的輕鬆與優雅風格。他也是批評家、新聞工作者、隨筆作家、諷刺性雜文作家,是作品被翻譯得最多的德國詩人之一。他最廣為人知的詩,可能是由古典音樂家Felix Mendelssohn為之配上音樂的的「乘著歌聲的翅膀」(On Wings of Song)。(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他的愛情,是文壇上一件令人大惑不解的懸案。
以海涅的才高八斗,崇高的文學地位,竟然會愛上一個巴黎的鞋店女店員 Eugenie Mirath 並與她結婚。Eugene沒讀過書,貪慕虛榮,言語粗鄙。海涅出生自說德語的猶太人家庭,家境富裕。家人對這段婚姻大不贊同,並因為海涅一意孤行,切斷了他應得的家產。
海涅在1848年病發癱瘓(他自己相信是梅毒),臥床八年去世,其間創作不輟。他死後,家人把他的大量回憶錄銷毀了。
海涅的遺囑,把自己的財產全給妻子,條件是不得再婚。他還表明,這是要世界上起碼有一個男人,「因他的死感到遺憾」。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窈窕淑女
窈窕淑女的原著
這齣美妙電影的淵源,很值得與大家談一談。
的確,在傳統的英語世界,說甚麼「口音」的英語,便是代表一個人的出身和社會階層,難越雷池半部。例如澳洲人的祖先是英國流放的罪犯,「澳洲英語」把 “Day”說成“Die”,是低下階層的Cockney英語口音。男人互稱“mate”(讀成“mite”)便可能是早期的澳洲居民是流放犯,大家有這互相稱呼的習慣。
<窈窕淑女>電影改的同名的舞台音樂劇My Fair Lady,而後者又是改自話劇Pygmalion。Paygmalion是二十世紀大文豪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所著,情節是英語教授Henry Higgins如何訓練一個卑微粗鄙的賣花女Eliza Doolittle講高尚的英語,繼而成為社交名媛,最後自己不自覺地愛上了她的故事。
“Pygmalion”這個字跟劇本內人物沒有任何雷同,原來是古希臘典故中的塞浦路斯國王的名字。他愛好雕刻,雕成一個美女像,每天望著望著竟然愛上了「它」,後來愛神Aphrodite把「它」變成真人,讓他和「她」可以結合。
蕭伯納的原著劇本1914年在倫敦首演。1938年英國的電影公司把它稍加改編搬上銀幕,名字仍叫Pygmalion,由頂尖的小生Leslie Howard和女星Wendy Hiller主演,同年得到兩項奧斯卡,原著劇本和改編劇本。電影是小本黑白製作,兩主角的演出十分精彩。
1950年代劇作家A. J. Lerner和音樂家Frederick Loewe合作,把Pygmalion改寫成音樂劇,十分悅耳動聽,在1956年於美國百老匯公演,叫好叫座,連演2717場!
<窈窕淑女>電影
1964年華納公司耗資1700萬美元拍攝<窈窕淑女>電影。由於有很多群戲,而服裝方面的嚴謹可謂到了吹毛求庛的地步,連在遠方的跑龍套小角色也一絲不茍,所以支出驚人。男女主角動用了英國紳士力士哈里遜和風華正茂的玉女柯德莉夏萍,不作第二人想。
哈里遜不懂唱歌,自創半唸半唱的方式,果然恰如其分。夏萍能唱,但老闆另外物色了更出色的幕後歌手Marnie Nixon代唱,效果天衣無縫。(Marnie後來再幕後代唱<夢斷城西>)。
結果<窈窕淑女>奪得當年多項奧斯卡,包括:1. 最佳電影。2. 最佳男主角。3. 最佳導演(George Cukor)。4. 最佳攝影。5. 最佳服裝設計。6. 最佳改編音樂。7. 最佳藝術指導。
電影製作期間,導演George Cukor曾與服裝及藝術指導Cecil Beaton意見相左大鬧別扭。結果兩人同時得奧斯卡,可見均是「有料之人」。而男女主角在拍攝初期也不大合得來,後來言歸於好,相處融洽。哈里遜得奧斯卡,但夏萍甚至不獲提名,獎項給演<歡聲滿樂園>(Mary Poppins)的茱莉安德絲(Julie Andrews)搶去,很多影迷(包括筆者)大為氣憤!安德絲曾是百老匯版本<窈窕淑女>的開山祖師,不獲選為電影女主角而以另一歌舞片擊敗之,也算是當年一段影壇恩怨了。
<窈窕淑女>的中文版本
近年香港舞台劇很盛行,作家陳鈞潤根據Pygmalion自行創作中文版本,把1910年代的倫敦背景搬到1930年代的香港,另外撰寫音樂和插曲,成為新版的<窈窕淑女>,演出很受歡迎。
中文版的<窈窕淑女>曾經由不同的演員配搭演出,都各有可觀之處,我手上便有兩個VCD的版本。
其一是由鍾景輝和杜雯惠擔網,其二是由謝君豪和焦媛主演。女主角原來說Cockney英語,改為說台山話,由男主角教她字正腔圓的粵語和英語,以及種種社交儀態,使人嘻哈絕倒。
新寫的音樂和插曲,也頗為動聽。論到演出方面,我是較為喜歡謝君豪和焦媛的一齣;尤其是焦小姐揮洒自如的演技,狂放得來又不太過火,的確過癮非常。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7年1月21日 星期日
有趣的中文
文章是說18世紀法國和普魯士(德國的前身)打仗,法國戰敗 ,要把Alsace 和Lorraine兩個省割給普魯士,那裡的法國人以後便要被普魯士統治,以後學校不得教法語,全部學生要學德語。故事用一個平日很懶的學生的身分寫出,這一天老師拼命地教,每個學生都很用心地聽課,希望學多一點法文,可惜是「最後一課」了。
這篇文章使我很感動,隔了40年現在印象還很深,文章裡的老師向學生說,法文是世界上「最美、 最明白、最精確 」的語言,這一句我記得清清楚楚。
法文是否世界上「最美、 最明白、最精確」的語言,恐怕不同意的人一定會比同意的人多,因為每一個民族的人,總會覺得自己的語言是「最美、 最明白、最精確」的!一笑。
中文之優美,相信懂中文的人都感受甚深,但我聽過一些人說中文在說理方面,比不上英文….這可是「明白、精確」的問題了。
聽過一個故事,某將軍帶兵遠征,場場戰役到打敗,他是粗人,向朝廷的報告照實寫「我軍屢戰屢敗」,差一點便成為死罪。他的軍師只勸他把「屢戰屢敗」改為「屢敗屢戰」,看起來便大不相同,後來得到皇帝的讚賞!
「屢戰屢敗」和「屢敗屢戰」,不是一樣的事實嗎?
相信幼稚園學生也懂得,「大勝」和「大敗」,兩者是相反的意思。
請看:
澳洲隊大勝日本3比 0。
澳洲隊大敗日本3比 0。
「大勝」和「大敗」,在這裡不是一樣的意思嗎?
中文真是妙不可言。
南半球的山林隱士
我本來不認識周綠雲其人,雖然名字倒是經常聽到的,人家都說她的畫風很特別。後來得到布市作家孫靈之的告知,我才知道她居住的地方,距離我家不過兩三公里;經過介紹認識之後,大家的來往逐漸多起來。
周綠雲出生於1924年,今年82歲了,可是第一眼給人的印象便足以印證了一些朋友替她起的綽號——「老頑童」!她的性格挺率直,也完全沒有一點倚老賣老的表現,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她的口頭禪是:「幾好玩呵!」處處表現出她不服老、熱愛生活、追求新鮮的處世態度。
命運、因果、報應
有人說「人生是一本大書」(錢鍾書:寫在人生邊上),我想用這個比喻來幫助了解和分析「命運」的概念,十分有用。
每年開始時的甚麼大師預言「屬 X 人士今年的運程」、報紙上天天更新的星座專欄,永遠都有人趨之若鶩;此外還有紫微斗數、子平推命、看相、姓名學......可見很多人相信命運的存在。
民間諺語有云:「落地哭三聲,好醜命生成」,又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了凡四訓)。難道人的一生的事情,就如一本由頭到尾早已經寫好的書,出世是第一頁,去世是最後一頁?不過這本書說也奇怪,人活到那頁才看得到那一頁,以後的章節不能先睹為快。
2007年1月19日 星期五
舊式粵語武俠片的世界(下)
(續上篇)舊式粵語武俠片的劇情嘛,來來去去都是那幾條方程式:
這派和那派的武林恩怨、主角為殺父/殺師報仇、主角不敵對手,跌下山崖不死遇上高人/怪獸/拾得秘笈反而功力大進、眾人爭奪武功秘笈、爭做武林盟主。
劇中人一身絕世本領,卻鮮有從軍當差、保家衛國兼有錢賺,只是在選擇在「江湖」上遊手好閒做義工,頂多是押送鏢銀 (即是做「石Q」),奇怪!
而電影的背景,到底屬於哪個朝代、甚麼省份,十分模糊。劇中人的衣服裝扮,除了「丐幫」和佛道中人,都是絲綢錦繡,也不知道是那個朝代的衣服,十分兒戲。
舊式粵語武俠片的世界(上)
慣演舊式粵語武俠片大俠的曹達華,上星期六以91高齡去世,比他年紀還長幾歲、總是演他的對頭人的石堅還健在,最近香港電影資料館便為這一代奸人安排了一個影展「石堅 - 點止奸人咁簡單」。http://blog.roodo.com/muzikland/archives/2627739.html
曹達華和石堅,一忠一奸,是香港舊式粵語武俠片的台柱,在50-60年代,這類電影數目也拍了幾百齣吧。
舊式粵語武俠片,大多是黑白年代的製作,進入60年代中期彩色年代,受了「龍門客棧」式的新派國語武俠片影響而變型(即是雪妮、曾江、馮寶寶後期那一些),不過沒多久,粵語片便整體式微了,要等到1977年成龍的「蛇形刁手」,才打出另一條「諧趣功夫」電影的生路。
澳洲的華人留學生
布里斯本,只是澳洲的二線城市,人口只有悉尼的四分之一左右,即大約100萬,其中華人居民只佔3萬。近年留學生大增,據中國領事館說,中國來的留學生現在便有13000人。這還未計算香港、台灣、馬來西亞等地的華人留學生哩。
以前出國唸書的中國留學生,大多是讀大學或研究院,現在更多了一批來讀中學,打算一路讀上去的,經濟能力比他們的先行者強得多。新一代的中國年輕人,得益於改革開放後的繁榮經濟,和一孩政策形成的父母寵愛。
幾年前到我報社實習,一個來自深圳的女中學生,手中的是在中國買的,媽媽用一個月的工資(3000多元人民幣)買給她的手機,來了澳洲自己在外邊租地方住。她結識了一個年紀大她不多少的台灣移民子弟男友,小夥子開車送她出出入入,開的是家中的Merceds Benz,氣派十足。這也許是比較特別的例子,但一般留學生的經濟能力,再不是以前必須打Part-time工掙學費的啦。
來澳洲讀大學,要考英文試IELTS (譯名「雅思」),類似美國的「托福」(TOEFL),在中國讀英文,底子不夠的,「雅思」頗難過關。來讀中學則不設這個關卡,可以直上大學,多花幾年的學費也值得。
不來澳洲讀中學的,想擠身入澳洲大學也有捷徑。
這幾年布里斯本開了很多私立的英專和商科學校,都集中在市中心。留學生先來讀一年英專,可獲校方保送考大學一年級,不怕「雅思」不過關。或者讀一年商科學校,可以保送入大學二年級!
肯這樣收學生的大學,肯定不是尖端的名牌大學。
布里斯本有幾家老牌的大學,雖然未算世界一流,水準還算不錯的。近年一些偏遠地區的二三線大學,因為不受本地學生歡迎,居然競相來布里斯本開「分校」搶留學生的生意!,在這些「分校」讀書,畢業時一樣得到全澳洲承認的大學學位證書。
全澳洲的大學,除了一家黃金海岸的私立Bond University,都是政府「官立」大學,所以單就證書來說,都是貨真價實的,但當然貴子弟是否成材,就看個人修為啦。
「分校」多多,而校內的水準和設備不一,最大的自己用一棟大廈,最小的嘛,只是向另一家商科學校分租幾個課室,連大學圖書館都沒有,電腦房要共用。這樣的「大學」,一樣每年收幾萬澳元的學費,假如家長親身來看一看用了那麼多錢,原來子弟是唸這樣的「大學」,恐怕會馬上暈倒!
現在無時無刻,都有大量華人學生,百無聊賴的在市中心留連,很多中餐館要靠他們光顧才可以做下去。我有個朋友在某大學的留學生服務處做事,她對我說見過很多案例,學生染上賭博惡習,出入市中心的賭場,把父母給他們的學費和生活費輸清光,要大學善後,送他們回國。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7年1月18日 星期四
捉迷藏與「捉Yee Yun」
很多香港人自我菲薄,說廣東話很「俗」,不比普通話的「雅」,許多字都寫不出來。其實非也,今次就和大家談幾個廣東話中的古音古字。
「捉Yee Yun」就是「捉匿人」的兒童話的一音之轉,「捉匿藏的人」,不但不俗,頗文雅啊。
「捉Yee Yun」的遊戲,亦有稱為「Buk Nei Nei」的,我認為就是「伏匿匿」的一音之轉。
「匿」字讀Nei 音的例子:「隻狗好細膽,有人來就Nei埋係檯底」。
「伏」字,由F 聲母的Fuk讀為B 聲母的Buk,都了今天仍某些用法時是這樣讀的, 例如:
「成班友係街邊Buk佢,等佢一出來就打佢一餐。」
原來現代漢語很多F 的聲母的字,古時是讀B 或 P的聲母的,在廣東話中得到保存。
我再舉兩個例。
如開篷車的「篷」字,今日有人讀「Fung」(逢),仍然有人讀「Pung」。
如一件物體「浮」係水面蕩下蕩下,不是可以說「蒲」係水面蕩下蕩下嗎?今日的香港人說「出來蒲」,就是這個「浮」字,形容漂漂蕩蕩,漫無所寄、身不由主,真是萬分傳神。
再講「捉Yee Yun」、「捉匿人」的「人」字,因為廣東話音調豐富,可以有幾個讀音作為順口的音便,或帶有微妙的意思。
讀「因」音的上平聲(第 1 聲):如「捉匿人」、「一個人」(怯弱的樣子)
讀「隱」音的上上聲(第 2 聲):如「男人」、「女人」、「媒人」、「一個人」(冷清、可憐的樣子,但通常是指比較成熟的人)
讀「仁」音的下平聲(第 4 聲):如「好人」、「衰人」、「男人老狗」、「男人婆」、「媒人婆」,但不說「女人(仁)」的。
「一個人」的人字如果讀「仁」音,多是堂堂正正的姿態,或作說教的語氣,「一個人行得正企得正,駛乜怕人地話丫!」在這裡,如果讀了「因」或「隱」的音,都顯得有點不對勁的。
延伸閱讀:十分鐘教識你粵語「九聲」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歌劇「波希米亞人」
「波希米亞人」是我第一齣坐在音樂廳中欣賞的歌劇,也是第一套擁有的歌劇唱片——60年代Mirella Freni和Nicolai Gedda合演的精彩版本——當時還是Angel牌的黑膠唱片哩,所以對我的意義特別重大。
La Boheme是近代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的傑作,劇名除了「波希米亞人」的直譯,還有「藝術家的生涯」和「繡花女」等的中譯名字。
普契尼佳作如林,人所共知的還有Madama Butterfly(蝴蝶夫人)、Tosca(托斯卡/紅伶血)、Turandot(杜蘭朵)等等。他喜歡用外國背景的情節來創作歌劇,「波希米亞人」的故事不發生在波希米亞,而在法國巴黎的「拉丁區」。歌劇改編自法國Henri Muger的小說Scenes de la vie de Boheme(波希米亞人的生活境況)。
所謂「波希米亞人」,是那些「窮風流、餓快活」、用波希米亞吉普賽人的態度來生活的藝術家。巴黎拉丁區正是他們的集中地,倒有點像布市的West End,破破爛爛,但很有文化氣息;我遊巴黎時在那裡玩過半天,吃餐、喝咖啡都很便宜,很是不錯。
「波希米亞人」是「最好聽」的歌劇,一段接一段的悅耳旋律,尤其是第一、二幕,可謂永遠聽不厭。它有浪漫的情節和一個令人惆悵的結局,最能感動觀眾,也是學聽歌劇最佳入門選擇。在1897年首演時,擔任指揮者並非別人,正是後來成為一代宗師的托斯卡尼尼(Auturo Toscanini),當年才28歲。可惜初次公演,樂評家對劇本冷言冷語,幸而未至於「卡門」初演的「劣評如潮」一般慘情。不出一兩年,「波希米亞人」的演出處處轟動,自此成為最叫座的歌劇
,至今仍是一樣,可見樂迷的喜愛程度。
「波希米亞人」最初的構思是三幕劇,用現在的第二幕-----描寫一班窮藝術家在拉丁區的餐館吃喝的情況來開始的。普契尼後來加上第一幕,交待男女主角的邂逅經過,成為四幕劇。這一幕,是歌劇中最動人的,要是沒有了,那是樂迷多大的損失!
第一幕
場景是四個窮光棍居住的破公寓:他們是詩人魯道夫、音樂家桑納德、畫家馬賽羅和哲學家柯林。天氣寒冷,他們又窮,要靠其中一人變賣東西才有錢弄一點吃的。他們已欠租多月,屋主班諾瓦上門來催租,卻被他們施計揶揄一頓哄走了。他們得意洋洋之餘,其中三人外出遊蕩,魯道夫留守在家。此時有人叩門,原來是楚楚可憐的繡花女咪咪耐不住外邊的嚴寒天氣,快支持不住了,想進來歇一下。這時風吹熄了蠟燭,咪咪昏倒地上。魯道夫把她救醒,望著她秀美的面龐,登時動了真情,唱出著名的詠嘆調:「妳那冰冷的小手」;咪咪接唱詠嘆調「他們叫我咪咪」,兩首曲子旋律之美到了極點。各人回來,在門外叫魯道夫下樓尋歡作樂,魯道夫和咪咪依偎著前往。
第二幕
拉丁區的街景,但見人來人往,十分熱鬧,魯道夫介紹咪咪給各人認識,大家坐下談笑。忽然人群中一陣哄動,原來畫家馬賽羅的前度女友──煙視媚行的穆瑟塔出現了,在她旁邊陪著小心的是一個老議員冤大頭。她發覺馬賽羅也在座,故意唱出潑辣的「我單獨走路時」來氣他(圖二),馬賽羅激情地隔著人群對答,兩人舊情復熾。穆瑟塔略施小計把老頭兒支開,兩人擁抱在一起。侍者端來帳單,各人發覺不夠錢結帳,徬徨之際,遊行隊伍湧至,各人乘混亂逃去。老頭兒回來,剛好接到侍者的帳單,氣極昏倒。
我覺得「波希米亞人」最精采的是第一、二幕,可能和我不大喜歡悲劇有關吧。第三、四幕不詳細介紹了,簡述如下:
第三幕
街景,魯道夫和咪咪、馬賽羅和穆瑟塔都吵了架,十分痛苦。魯道夫和咪咪最後唱幽怨的告別歌,同意兩人暫不見面。
第四幕
室景,穆瑟塔扶著重病的咪咪上樓來,讓她臥床休息。天氣很冷,有情有義的穆瑟塔出外把首飾典當,買來暖手筒和藥物給咪咪,可惜紅顏薄命,咪咪香銷玉殞,魯道夫狂叫「咪咪!......」
「波希米亞人」的CD版本有很多,我最喜歡的是兩件古董:
1956年,Victoria de Los Angeles(咪咪)和Jussi Bjorling(魯道夫),雖然是單聲道,效果已十分靚,Sir Thomas Beecham指揮的錄音。
1964年,Mirella Freni(咪咪)和Nicolai Gedda(魯道夫),Samuel Schippers指揮的錄音。
純聽CD已經很享受,聽不懂意大利文,可以看著附CD的歌詞來聽。
影碟也有很多,有字幕的方便。我喜歡的又是古董,1967年的柴飛拉里導演,卡拉揚指揮的版本,又是Mirella Freni(咪咪),和Gianni Raymondi(魯道夫)。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謀殺倉頡
有一位朋友,曾任教布市某著名週日中文學校;她是盡責的老師,為了幫助小朋友認識和記憶中文方塊字,苦心想出很多聯想的趣味解釋。她告訴我,她教這個「風」字是叫小朋友看風字左右的兩撇,聯想起風吹過來窗簷飄起的形態,使我深感佩服!但是聯想歸聯想,不能就說「風」字是這樣造出來的。
你和我也有權根據中文字的結構,作出種種的有趣想像,以博朋友的一笑;但如果煞有介事的用作學術的驗證,就不能恣意為之。
2007年1月17日 星期三
Palazzo Versace
Palazzo是意大利文 「皇宮」,Versace 則是世界時裝名牌,不用多說了。
Palazzo Versace 是一所「6 星級」的酒店,座落澳洲昆士蘭州的黃金海岸。
「6 星級」的酒店,我當然住不起,到那裡吃個午餐,喝杯咖啡好了。
Palazzo Versace 佔了海邊的地利,外面便是太平洋。它是「精品型」的酒店,佔地不大,樓高只是4層,與對面馬路的Sheraton Mirage的規模,當然是沒得比,但別有另一番雅緻的味道。
話雖如此,步入Palazzo Versace酒店的大堂,看到的氣派還是不凡的。
既然以Versace 為名,裝修和陳設處處採用Versace 的風格。
這是那天我吃的主菜:吞拿魚。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臥虎藏龍>:電影、原著、作者
<臥虎藏龍>電影
<臥虎藏龍>的優點在於其整體製作出色,電影結構嚴密,文場和武場分佈平均,劇情推展順暢,娛樂性豐富;服裝和佈景十分考究,中國味濃郁,不愧為「視聽之饗宴」。
提起導演李安,很多人會馬上聯想起他的<斷背山>、<飲食男女>、<喜宴>,甚至
以往我們讀武俠小說,武林高手飛簷走壁、登萍步水、劍如飛鳳、刀若遊龍的能耐,早已在心中長留印象。一直以來,這麼多的武俠電影,何嘗不是努力把這些場面重現銀幕之上?但是像<臥虎藏龍>達到這樣高境界的肯定不多。主角周潤發、章子怡、張震都本來不懂武功,楊紫瓊和鄭佩佩都原本學舞蹈轉拍武俠片,能夠有這樣好的表現要歸功於動作指導袁和平和攝影鮑德熹了。
以往限於拍攝技術,電影中的「輕功」總使人覺得未夠過癮,跟小說的描寫尚有很大距離。<臥虎藏龍>當然仍得用鋼絲吊著演員的血肉之軀飛來飛去,但交待了俠士如何在飛行中雙腳在牆邊或水面不時「輕輕一點」,顯得特別好看─章子怡蒙面盜劍大戰楊紫瓊、周潤發與章子怡竹林追逐兩場可謂經典場面。
電影是藝術製作和夢工場,紀錄片是另一個範疇;<臥虎藏龍>在這裡的電影首映中,我聽到後排有些洋觀眾在咕噥著“ridiculous!”我認為他們是缺乏cultural sensitivity〈文化感性〉和藝術品味。試問大受歡迎的西片Matrix,Charlie’s Angels和Lara Croft Tomb Raider何嘗不是真人在空中飛來飛去嗎?藝術之珍貴在於其「可觀性」而非「真實性」,這一點也不懂!
<臥虎藏龍>原著
<臥虎藏龍>以周潤發、楊紫瓊兩大明星掛頭牌,許多觀眾以為他們兩人必定戲份最重,兩人關係是故事的主線,看到一半才發覺並非如此,產生了少許矇混的感覺,影響了欣賞整齣電影的過程,使我感覺有一點遺憾。
其實<臥虎藏龍>由題目點已出故事的主線,但這個成語早已用得太濫,觀眾還以為是一句形容江湖的爛語!「虎」不就是張震演的綠林大盜「羅小虎」,「龍」不就是章子怡演的九門提督千金「玉嬌龍」嗎?他兩才是故事的主角。
<臥虎藏龍>是根據同名的武俠小說改編。原著是前輩級的武俠小說家王度廬,在1938年間寫作一系列共五部情節有關連的小說:
<鶴驚昆崙>:奇俠江小鶴與青梅竹馬的鮑阿鸞相戀,可惜鸞之祖父鮑昆崙乃鶴之殺父仇人,最後鸞護祖父而死。故事中下半部李鳳傑〈周潤發角色「李慕白」之父〉出場,結局時江小鶴託高手紀廣傑收李慕白為徒。
<寶劍金釵>:李慕白與女俠俞秀蓮〈楊紫瓊的角色〉相戀,可惜秀蓮已許配與慕白摯友孟思昭為妻,慕白情義不能兩全,更累思昭為他而死。
<劍氣珠光>:李慕白得「青冥劍」,奪得「點穴秘圖」,功力大進。江小鶴命其娶俞秀蓮,慕白仍遲疑不從,卒以兄妹相稱,同隱於九華山。
<臥虎藏龍>:慕白決心捨棄寶劍退出江湖,滿清九門提督之女玉嬌龍練得絕世武功,個性反叛,故意盜劍搗亂。嬌龍又與塞外大盜羅小虎相戀,釀成日後的悲劇。
<鐵騎銀瓶>:嬌龍與小虎分開,產下私生子鐵芳,交與方氏夫婦照料,方氏竟將之掉包〈女「雪瓶」〉,後來鐵芳又為鏢客韓文佩所收養,鐵芳長大後與嬌龍偶然竟成為忘年之交,受其託找尋小虎與銀瓶。故事最悲慘的是親生父母分別死在兒子面前,「龍埋大漠」、「虎葬冰山」。可幸鐵芳與雪瓶終成眷屬,是全系列小說唯一得到幸福的戀人。
<臥虎藏龍>作者王度廬
王度廬〈1909-1977〉,原名王葆祥,是滿州人,家道中落,自小喪父,中學也沒有唸完,旁聽北大的課程及在圖書館自學成才。他一生貧困飄泊,早年在北京,壯年在大西北謀生,所以對傳統文化以及塞外風情均有深刻體會。他的小說氣魄雄奇與他的經歷有很大關係。他早期寫了不少言情小說,30年代末期在青島應友人之邀在<青島新民報>開始寫連載武俠小說,ㄧ生共寫了十六部,大都是幾十萬言長篇。糊口的作品,當然不免堆砌情節拖長來寫的通俗手法。但是作者才情超卓,縱然是通俗小說,也有可觀之處,甚至有相當的文學價值!以通俗或武俠進入文學殿堂的,近有大家都知道的金庸,遠的有已成法國文學大師的大仲馬〈Alexandre Dumas,作品有三劍俠、基度山恩仇記等〉。
王度廬的武俠小說,不重武,反而以寫情取勝,這是因為他是以寫鴛鴦蝴蝶派小說起家,個人又憂鬱內向,想不到開闢了一片新天地!
王度廬在中國解放之後不能再寫這些「毒草」,在瀋陽教書為業。文革時更被逼下放遠郊昌圖縣,至死前不久才得返回比較近的鐵嶺市,但最終也未得回瀋陽。文革時他的作品單行本一如其他「四舊」,被拋進洪洪烈火之中,在大陸幾乎失傳,可幸部份在大陸民間及流出香港和台灣得以保存。他被逼寫了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檢討文件,諷刺的是,審查他的檢討的幹部,根本沒有幾個曾經看過過他的作品!
王度廬生前寫武俠小說,沒有為他掙得財富來大大改善生活,反而添加了被批鬥的厄運。中國改革開放之後,人們才慢慢重新發掘和欣賞他的作品。<臥虎藏龍>電影揚威世界,如他泉下有知,也算是差堪告慰。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周潤發的電影
發仔在80年代獨步香港影壇,踏入90年代,選戲較精拍片量大減,其天皇巨星的光采稍遜,不知者還以為要讓路與後起之秀,豈料在96年有新突破,正式踏足國際影壇。
我認為周潤發今時今日在華語影壇的地位,堪與荷里活前天皇巨星奇勒基寶Clark Gable相比。發仔絕對是風格化與個人明星魅力的演員;論演技,未算最突出;以香港電影的幾個主流而論,他不能歌,不能舞、不能打,只能演、而且只能演周潤發──但這一點已經足夠,有些角色他曾努力的去揣摩,效果並不理想,觀眾也不受落。觀眾要看的是真正的周潤發!
周潤發的電影類型
「英雄片」
這是發仔的「食糊片種」,自「英雄本色」始,他的落寞、義氣、真情、視死如歸的鐵血男兒形象,成為電影史上的傳奇。「英雄本色」一、二、三集,還有跟風的「英雄好漢」、「龍虎風雲」都是介乎正邪之間的人物,其後的「辣手神探」、「喋血雙雄」、「伴我闖天涯」、「監獄風雲」、「賭神」,近期的「花旗少林」、「和平飯店」,無論是演黑幫人物或探員、FBI,他的戲路都有脈絡可尋。發仔的英雄形象,得到多名荷里活大導賞識,有人認為他持槍的姿態之威猛,當今無人能及!在可見的將來,肯定還會繼續其殺手/神探的形象。
「搞笑片」
這類型是發仔純粹的媚俗之作,如「精裝追女仔」、「八星報喜」,但他仍然全力以赴,充份發揮其搞笑本領,而且看得出他是在享受、和使觀眾享受他的角色。
輕鬆喜劇
發仔在這方面的代表作有「秋天的童話」、「殺妻二人組」、「鬼新娘」、「我愛扭紋柴」。這幾部作品能表現他的喜劇才華,是綾子最喜歡的片種。「秋天的童話」中的船頭尺,表面上吊兒郎當,滿不在乎,其實心中充滿真情;鬼新娘中的「撈家阿卜」,愛上了薄命的頑皮女鬼,不惜犧牲自己的壽緣,助她還陽數天。無獨有偶,這兩部都是與鍾楚紅合作;關於發仔和眾女星的拍擋,下面會略作分析。
較嚴肅的作品
這類作品中,發仔不搞笑、不持槍,他表現了奮於突破的雄心,嘗試不同的角色,值得細談。
他和區丁平導演合作了兩部片,一是早期在巴黎拍攝,和鄭裕玲、夏文汐合演的「花城」,發仔演畫家,。二是較後期與林青霞合演的「夢中人」,演指揮家。
這兩個角色發仔都很用心去演,可是終有格格不入之感,加上娛樂成份不豐富,所以沒有在觀眾中留下深刻印象,而且頗有沉悶的抱怨。
許鞍華導演在1982年的「胡越的故事」周潤發、鍾楚紅拍擋,他演越南難民,後來淪為殺手──這是他後來的英雄形象的先驅。其後和繆騫人合演張愛玲的名作「傾城之戀」,發仔努力的去演風流倜儻的范柳原,可是卻欠缺了十足的信服力。
楊凡執導的亦舒名著「玫瑰的故事」,發仔一人分飾二角,演玫瑰的哥哥和男友。他的純粹斯文情人形象始終難以建立。
梁普智導演的「等待黎明」,發仔與萬梓良同時愛上了葉童,在戰亂的年代中兩個義氣男兒和兒女私情糾纏不清──這是發仔英雄形象的變奏──這才是「開正佢個槓」,成績至為美滿。
發仔與名導演
曾幾何時,八十年代之初,在電視圈翻雲覆雨大紅大紫的周潤發,竟是電影的「票房毒藥」!「花城」仆直不用說,還有于仁泰的「巡城馬」。許鞍華是識馬的伯樂,「胡越的故事」一片確立其殺手形象;到了吳宇森開始拍「英雄本色」系列,兩人如魚得水,合作的默契水乳交融。不可不提的是林嶺東,原是發仔在電視台訓練班出身時的「沙煲兄弟」,二人亦合作純熟,「龍虎風雲」、「監獄風雲」、「伴我闖天涯」都有助建立發仔的重義重情又洒脫的形象。還有媚俗導演王晶,他的「精裝追女仔」和「賭神」系列也可把發仔愛玩的才華得以毫無保留的發揮。不可不提的是張婉婷/羅啟銳的編導拍擋,是他們的「秋天的童話」,把發仔的搞笑本領提升至藝術的境界。
發仔與女明星
當今影壇,有那個夠份量的女星沒有和發仔合作過!?屈指一數,計有鄭裕玲、鍾楚紅、林青霞、葉蒨文、葉童、繆騫人、王祖賢、張曼玉、吳倩蓮......最值得一提的便是今已嫁作人婦而息影的鍾楚紅了。影評人有所謂男女演員之間的“chemistry”,不知是何緣故,每當二人合作,雙劍合壁,便有一種神秘的魔力,使觀眾看得眉飛色舞。好像三十年代的佛烈雅士提Fred Astaire和珍姐羅渣士Ginger Rogers,一旦拆了夥,無論配了任何其他的演員,總覺得沒有了那種味道。
發仔配鍾楚紅,二人特別合拍,演來特別「生猛」,在角色之中注入他們的新生命。讀者有機會重看「秋天的童話」中的船頭尺和十三妹,「鬼新娘」中的亞卜和小女鬼,便知道我沒有騙你。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2007年1月16日 星期二
水乾啦!
這是我住的城市布里斯本的主要水源----Wivenhoe 水塘,可以看到乾旱程度為前所未有,存水量降到25%以下。
以往水塘滿溢時,水位應該是到我攝影立足點稍前的地方的。
澳洲原本就是比較乾旱的陸地,近十年來全球氣候趨向極端,冷的冷死、熱的熱死,有些地方洪水成災,但乾旱的地區比以前更乾。澳洲有些地方,幾年都沒有下過雨了。
澳洲人飲用的水源主要是雨水,澳洲人民聚居的東岸和東南岸,向來雨水不缺。澳洲人從來不考慮省水,我見過有些左鄰右里上班前開了灑水器淋草地,下班回來才關,開他8小時。全家每人開一大缸水來浸浴,太小意思了。
水塘水位日降,政府逐步宣佈Water Restriction(制水)措施,由只准用有「鬆手即停」彈簧開關噴嘴的的水喉手持淋花的「一級」(Level 1),到只准用手挽水桶但可全日淋花的「二級」、只准用手挽水桶在指定時間淋花的「三級」....級級上升,到現在全日完全禁止淋水的「四級」。幸而還未到上一代香港人熟悉的「每4日供水4小時」的措施。
愛好門前和後園綠草如茵、鮮花盛開的澳洲人,現在要眼光光看著花草凋謝,草地慢慢變沙地。
也不是在本市全不下雨,可是根據政府的說法,上天雨露不均,降在西區水塘區的雨水份量太少,水塘水位了無寸進!有一說,地底供水系統也千瘡百孔,很多水管漏水,不知不覺地消耗掉許多寶貴的食水,要全面大修執漏嘛,可不是一年半載完成得到的事。
馬上有人馬後砲,批評政府的遠見不足,沒有一早加建水塘,應付人口增加的需求量。政府急急物色地方,期以數年後在北區建成新水塘,但是牽涉收回一些私人地問題,一些當地居民誓死不離祖地祖屋,澳洲民權至上,政府計劃觸礁。
另一對策,是每個住戶自設雨水桶(Water Tank),收集屋頂流下來的雨水,雖然未經潔淨不能飲用,也可以用作淋花洗車,減輕整體供水的負擔。一個3000公升的雨水桶,連工包料約要1500澳元,市和州政府聯合「拍心口」,共資助每家人1500元,市民實際上可以不花分文便安裝一個,在爭相安裝雨水桶的熱潮下,雨水桶缺貨,安裝的技工應接不暇,等候時間要幾個月。而政府蠢得想不到「反應如此踴躍」,大喊財政失預算,要額外找錢。
沒法可想,政府向市民諮詢,願不願意用Purified Recycled Water,即是污水潔淨後輸回食水系統中。政府保證絕對嚴密監管,確保衛生安全,且只在食水內滲分十分之一的Purified Recycled Water,但一些市民聽到要喝「屎水」,反對聲音吵翻了天。
是否用Purified Recycled Water,昆士蘭州將要用全民投票方式來決定,日下政府開動宣傳機器,希望得到過半數的支持。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快餐店風波
「今天在快餐店下午茶,看到一件事,我不懂分辨誰是誰非,未知您有何高見呢?
話說大家樂快餐店已貼有告示,顧客不得攜帶外來食物在餐廳內進食。一名男子光顧一杯奶茶,吃自己帶來的菠蘿包。女店員見狀上前勸他把食物收埋,並說出店內規則。男子發難,大聲罵女店員,而女經理聽到便上前理論;未幾,警員到場,只旁觀二人對罵並無阻止。
最後,女經理講完走開,男食客坐下來吃自己帶來的包,警員亦坐下跟該男談一會,約10分鐘,該男子走了。女經理得知警員沒記下男子的姓名等資料大發雷霆,不但罵那警員,還打999投訴警員,指他辦事不力。
您認為怎樣?」
我的答覆:
「餐廳有權設立服務的條件,明文張貼,向外公布。顧客肯進來,便是同意遵守這「合約」。
當然條件合理與否,有討論的餘地,法庭會依現行法律,或不成文的習慣來裁決。
假如有間餐廳規定:男顧客可以坐,但女顧客要跪著來食,一有人Challenge,法庭一定會判餐廳這種條件無效。
餐廳不准客人在店內吃自己帶來的東西,大致上是沒問題的。客人若「食自己」,違反了這條件,不算是「犯法」,只是民事爭執。
客人和店方對罵,也不算是「犯法」,但若鬧得過了火,不聽從警方勸喻收口,可以構成一些罪名,如公眾場所行為不撿、阻差辦公…..之類的小罪。
假如該男子收了口,警方也不一定要在Notebook 上做紀錄,他做又得,不做又得,由該警員視乎事件大小判斷。
店方有權投訴他「辦事不力」,這是店方一方面的看法,但警員辦事有警員的看法;投訴科開了File調查,最終又會有他們的看法。
很「論盡」,是嗎?
法治社會便是這樣,要保障所有的人。我們要警察做事,又要限制警方的權力,互相牽制。
還有,999是用來緊急求救用的,打999來作投訴,是浪費警方人力、阻礙正常的緊急工作,說起來,那女經理也犯了錯。」
我不是律 師,如有寫錯歡迎更正。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貓蝨
防止貓蝨一般有下列幾個方法:
貓蝨帶(Flea Collar):超市有售,廠方說把它套在貓頸上,藥性會蔓延全身,把貓蝨殺死,可以維持幾個星期有效。優點是不貴,只售5元一條左右;缺點是藥味很濃烈,雖然附上的說明書聲明對貓兒的味覺無損,但明顯得可以看到貓兒有點煩躁的樣子,而且殺蝨功能不強。
2007年1月15日 星期一
韓國餐
這個「瓦煲韓國牛肉飯」(Bi Bim Bap in Stone Pot),看見就流口水!
在澳洲的韓國裔人士越來越多,有些是移民,有些是留學生。韓國食品的超級市場和韓國餐館開了一間又一間。
早些時,到一家新開的韓國餐館,先吃這個熟悉的瓦煲韓國牛肉飯: 瓦煲燒得火熱,再把飯和配料放進去,主角是切絲的的牛肉,鋪在飯面,打隻生雞蛋。自己隨意加一點很正的韓國紅醬(不太辣)。由於瓦煲儲藏了熱量,撈一撈牛 肉和蛋已熟,香味撲鼻。最精彩的是,吃到七七八八時,瓦煲的餘飯已成為「飯焦」(鍋巴)。這個嘛,一定要把它吃光才夠盡興哩!
海鮮火鍋:那個湯,嚇死人,「瘀」紅色的,吃來尚不算太辣。蝦、蟹、青口、魷魚的一大堆澳洲海鮮、蔬菜、金菇….
韓國老闆說,韓國人吃海鮮火鍋,可以喝下酒,飲一些湯,吃些吸納了湯味的海鮮,又喝點酒,對著它一個晚上便過去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詠春拳的由來
有一次五枚師太有事下山,來到廣東佛山鎮,偶然知道鎮上有個賣豆腐的漂亮姑娘嚴詠春,被當地的惡霸垂涎逼婚十分苦惱。五枚動了慈悲之心,於是從渾身武藝之中,挑選若干適合女兒家練習以弱勝強的家數,督促嚴詠春速成學習,嚴詠春很有天份,短期間內掌握到其中的奧秘。
嚴詠春將計就計,假意答允婚事,乘著花轎到達惡霸的家門。惡霸不知就裡,前來揭花轎的帷子,說時遲那時快,嚴詠春一聲嬌叱,「左伏手、右攤手」,把惡霸的手「黐」住,任他孔武有力也「郁不得其正」,跟著一輪粉拳,下下正中要害,打到他「攤攤腰」,倒地不起。
逛當鋪、尋寶貝
隨著香港社會繁榮、人們經濟能力加強,以及現代信貸「碌卡」的方便,傳統當鋪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現代的年青人,恐怕沒幾個見過這些當鋪,更不要說入過當鋪典當東西了。
我在香港入過一次當鋪,那是在80年代初期。
2007年1月14日 星期日
紅茶
有人可能對英國式的「紅茶+牛奶+糖」不以為然,認為是不懂得享受的真正香味,直是煮鶴焚琴,不值一哂云云。這種「大中華沙文主義」,我認為未必正確;「加糖加奶」的喝茶法在印度源遠流長,而印度文化絕對可以和中華文化平起平坐。何況「奶茶」用的是特種的「紅茶」,並非中國的普洱紅茶或龍井綠茶,也有相當的學問,值得研究一下。
廣東人認為西洋紅茶「削胃」,空著肚子時喝淨紅茶有害無益,如此一來,加糖加奶倒是把它「潤滑」一下,英國人和印度人的喝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現時在規模較大的超級市場,茶葉貨架上羅到五光十色的紅茶品種,使人花多眼亂目前要購買精品,卻必須訪尋夠規模的Gourmet Food店。
沏靚紅茶,首先要踢出局的便是「即沖茶包」。用茶包吊在茶杯之中加開水,格調已低了幾級,有如用紙杯喝香檳!「淪落風塵」到要被輾碎入茶包的茶葉,無論是甚麼名牌,再好也好不到那裡去。
茶葉最重要的是「來源」和「牌子」。來源方面我還是最信任錫蘭的出產(錫蘭今日叫做「斯里蘭卡」)。在貨架上最容易見到的英國牌子Lipton,Twining其實都是錫蘭的原料混和而成。
種植茶葉,和任何農產品一樣,最重視土壤和氣候,不同的出產地,品質差一些便是差一些,無謂辯駁。但同是錫蘭出品,為甚麼不同牌子有品質區別和價錢的高低呢?這牽涉到個別廠家買手的選料和師傅混合的本領。
你選購一盒茶葉,盒子上一定標明是English Breakfast Tea,Earl Grey,Darjeeling,Queen Mary,還是Prince of Wales,其實都是代表不同處方的混合品,師傅手法的高低當然就左右到喝起來的味道啦!「一分錢一分貨」,這世界沒有奇蹟的。
一般來說,幾個英國大路名牌都有一定的水準。法國人是美食權威,他們調製的紅茶也有獨到之秘,價錢定得高,絕對值得;買得到是你的運氣,見到時快些數銀兩入貨,不要「手軟」!
喝茶最重溫度正確。尤其是一小杯的喝,若然一加冰箱冷藏的牛奶,溫度驟二三十度,成為溫吞奶茶,香味盡失。據聞英國人的「禮儀」,必要在先放奶再放糖,次序先後不能互調,否則便會受人白眼,認為不懂他們的「茶道」云云。但加了凍奶的茶不冷不熱,再加糖一搞拌,不但難以溶解,而且廣東人認為容易引起肚瀉。自己在家享受,可不必受此「洋罪」,請參考以下的方法:
有年筆者往印度旅遊,看到路邊的奶茶檔口,煮著一鍋熱氣騰騰的紅茶,另有一鍋熱著的牛奶。有人光顧,檔主在杯中放適當的茶和奶的分量,便是一杯好茶。我們在家中可以這樣:
1. 杯子先用熱開水浸熱;
2.牛奶先用小容器取適當分量,往微波爐一送,時間要自己掌,握以不要煮沸為度。
3. 與此同時,另外用茶壺泡茶;要效法潮州人的方法,先放茶葉注滿沸水,等幾秒鐘便馬上全部倒去不要,再加沸水靜待一兩分鐘便是一壺靚茶。個中奧秘是,第一通沸水把茶壺的溫度提升,另外茶葉經過和第一輪的沸水接觸,在第二輪可迅速散發其香味。
嫌麻煩的懶人還有以下三個方法,根據我的經驗,效果也不錯:
1. 把茶葉當作咖啡粉,用電coffee maker做茶。(味道特濃!)
2. 用咖啡plunger做茶(省回隔茶葉的程序,但記得plunger和茶杯都要「預熱」)。
3. 茶葉加冷水,茶壺放進微波爐,一按鈕便可以。時間長短要自己試驗,水不要放得大滿,否則茶葉和水噴得一塌糊塗,要省工夫變成要大清洗,得不償失。
香港茶餐廳的港式奶茶,其實用的是最下價的茶葉-----根本不是葉,而是磨成粉末的批發貨-----用茶袋放入大量茶葉來泡(所謂「絲襪」奶茶) ,有關港式奶茶調製秘法人說人殊,有人說加中國普洱茶葉、有人說加碎雞蛋殼,用的奶則肯定是Full Cream的下價罐頭淡奶(其實是「濃」奶---Condensed Milk),講真,不健康之至,但很好飲!如過是「凍檸茶」和. 「凍奶茶」,更是用濃濃的隔夜茶,更不健康,但更好飲.....人生真是矛盾!
最後,介紹我自創的「印度奶茶」做法:到印度雜貨店買泡茶用的masala香料粉末,泡茶的份量是茶葉加一分masala,喝的時候先用茶隔過瀘才入杯,加熱奶和糖(兩樣都要夠勁,才夠地道)。入口一股肉桂的香味,初次嘗試者無不大呼刺激,有人說好像飲「紅花油」一樣,能夠接受的一試上癮,咸以為是「提神妙品」!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蕭芳芳
少女時代的蕭芳芳,在六十年代成為香港影迷的青春偶像,和陳寶珠齊名。兩人風格各有特色:陳寶珠曾跟隨任劍輝學習粵劇,表現的是傳統的中國少女溫柔形象,多演正派的女俠(女殺手)、淘氣的小女兒(玉女添丁)、受欺凌的媳婦如(小媳婦)。蕭芳芳則是代表較洋化的時代少女典型,思想新潮,性格反叛,如在電影(彩色青春)、(飛女正傳)的表現,和陳寶珠是恰好兩個極端。
擁護兩人的影迷也分成兩派,互相攻擊勢成水火。擁陳的多數是十來二十歲的工廠女工(有個不好的名稱叫「工廠妹」);擁蕭的多是讀中學的女學生(俗稱「番書女」,即受英文教育的女生)和部分男影迷。
少女的蕭芳芳,長髮披肩,剪水雙瞳,高挑身材,形象野性又憂鬱;縱使歌藝普通、舞姿平凡、演技也未見出色,也使到大批影迷如痴如醉。到21歲時已拍了近200部電影,但她急流勇退,提早完結如日中天的事業,在影圈中淡出,到美國去讀大學。陳寶珠也差不多同期嫁作人婦,從此絕跡娛樂圈。
七十年代,蕭芳芳回香港,先在電視試探虛實。1976年梁普智拍「跳灰」,蕭芳芳演歌女角色,仍是少女形象的翻版,並不成功。她放棄了以前「過度自覺」的愛美形象,創造出一個戴近視眼鏡、梳「冬菇頭」、穿oversized格仔恤衫、傻呼呼的 「林亞珍」角色,竟然大受歡迎,還拍了「林亞珍」系列的電影。
1980年許鞍華拍「撞到正」,描述劇團鬧鬼的故事,蕭芳芳演粵劇花旦──這是她近作虎度門中角色的濫觴。早幾年她演縱容方世玉的母親苗翠花,已經有虎度門角色的八九成味道。
八十年代,蕭芳芳跟張正甫結婚,專心照顧家庭,又有移民的計劃;同時自幼的耳疾逐漸加劇,於是再次逐漸從影圈淡出。期間拍片不多,令人印象難忘的電影,是和吳耀漢合演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如果沒記錯,這是姜大衛導演的作品)。
「不是冤家不聚頭」中,蕭芳芳正式以「中年女人」的形象示人(「林亞珍」可是三十歲扮二十歲的尷尬嘗試,雖然喜劇的路線是走對了)。現今她成熟的短髮、略退了色的眼珠,不再是以前烏溜溜水汪汪的樣子、臉上多了些「老人斑」,才是大熟大勇,演藝修養方面有所突破。
若要追本溯源,蕭芳芳在「搶錢夫妻」和「虎度門」中的洒脫形象,都可以在「不是冤家不聚頭」中找到痕跡,包括說話的速度,聲調(「硬掘掘」的聲尾)和dry humour;一脈相承的是她在「虎度門」中移民英語班上示範「鬆馳動作」,和在「不」片中的練「自發氣功」同出一轍。
女明星由童星,青春偶像演到中年或之後,一直擔綱做主角的例子不少,最著名的有Elizabeth Taylor,Natalie Wood, Judy Garland,Katharine Hepburn(最厲害,從影超過50年,曾四度獲奧斯卡)和Jodie Foster。
至於刻意退出之後,又無意中在中年之後再創高峰的,咱們的芳芳也不弱。芳芳長年有耳疾,近年嚴重到了失的地步,乃要第二次退休。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中國西北民歌之父」王洛賓
人們走過她的帳房
都要回頭留戀地張望
她那粉紅的笑臉 好像紅太陽
她那活潑動人的眼睛
好像晚上明媚的月亮
我願拋棄了財產 跟她去牧羊
每天看著那粉紅的笑臉
和那美麗金邊的衣裳
我願做一隻小羊 跟在她身旁
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
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
相信任何華人,不論有沒有學過音樂,總會哼幾句以上這首中國西北民歌「在那遙遠的地方」。如過說「在那遙遠的地方」是最流行的中國民歌,也沒有多少人會持異議。
這首歌的作者是堪稱「中國西北民歌之父」的王洛賓,他的歌曲有些是從少數民族之中採集得來,之後再改寫旋律,很多還是由他親自翻譯成為漢語的。
英語的誕生和法語字
中世紀的英國 ,官方語文為拉丁文和法文,英語大致上只作為口頭語,而且英倫三島之內各地口音歧異,拼法五花八門,沒有人想過把書面英語標準化。
促成現代英語誕生,不可不提的是幾位拼了老命,用英語翻譯聖經的學者和教士。
事緣當時歐洲的聖經全是拉丁文,天主教會視之為禁臠,讀聖經是教士和高等人士的專利,平民百姓就算找得到聖經,也不懂得讀。
大地之歌──用德文唱唐詩
曲與詞
「歌曲」是由兩大元素組成的,一是「曲」,二是「詞」。有些作者可以兼任作詞,但是很多情況之下是由兩個人分別負責的。基本上「作曲」和「作詞」是兩套完全不同的專業。如此,問題來了。
悼愛貓
2006年5月13日早上在自家的花園,阿花被兩隻外面走來的黑狗攻擊,我們還在床上,聽到聲音出去喝止,可憐她已經被咬得很傷,躺在地上。
兩隻黑狗都是以前未見過的,逃去無縱。鄰居的白人夫婦也出來幫忙,先用毛巾裹著她保溫,然後我馬上打電話聯絡獸醫,開車送她急救。
獸醫檢查後,說她左邊的前後腿都有骨折,年紀也算很大,能否復原很成疑問,為了不讓她痛苦,惟有…….
我們的啞老師
要有多少部字典才足夠?是多多益善!字典最重要的是部頭大,收字多,解釋詳,又要夠新,三兩本實在不能適應做翻譯的要求。
我工作的案頭擺放了我經常翻閱的部分字典,也有四十多本。今次只談談語文的字典。
英漢字典的最大弱點是不夠追上時代,收字往往比「外國」編的英文字典遲三五七年,在這個一日千里的時代,新字天天出爐,實在是遠水不救近火。限於條件,英漢字典不能像英文字典那麼頻密出版新的edition。人家往往在下一個edition在排版印刷時,已著手編訂再下一個的edition了。
英語已發展出幾個主流,各有自己獨特的語彙。英式英語的權威,當然是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出版的字典系列了。
很多學生抱著當寶的The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只是Oxford University Press(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辭典,不算是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牛津英語辭典)。其前身是特別給日本學生學英文的辭典,後來修訂多次,又譯成英漢雙解,但是部頭和權威性跟牛津英語辭典不可同日而語。
整套的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分幾十冊;縮印本也分兩巨冊,近萬頁附送放大鏡,不過字體太小,用了也看得辛苦,而且價錢驚人,一般人用不著。微型的The Little Oxford Dictionary又太簡單,最適中的莫如一千頁左右的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了。「姊妹作」有稍薄的The Pocket Oxford Dictionary,同為英語大師Fowler氏兄弟編著,成書在幾十年前,但不必擔心,一直有修訂本推陳出新,不虞落伍。
牛津字典的好處是生動有趣,林語堂博士對這兩本Fowler的著作推崇備至,認為它收字多,直可作消閒的讀物。其實它的確收錄不少慣用語、成語;尤其是很多簡單的動詞,加上preposition成為新的詞語,如一個get字,加上in,out,up,at,off,over,round,along,back, by,on,through等等,便賦與了新的意義,它都有詳盡的解釋。日常用語有很多都是這樣變出來的,你若查查一些很簡單的動詞,如go,make之類,都可以找到豐富的釋義。規模較大的,是Shorter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兩大冊。這字典的好處是把字義的變革由古至今列出來,所以字典的名稱有副標題日'on historical principles'。搞文學翻譯的,此書不可不買,有時你翻譯某古典名著時要查字義,你可能發覺Shorter Oxford中的例句正是你遇上困難的那句!
另一本好字典是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它打破了傳統字典用一個字來解釋一個字的做法,因為編者認為世界上沒有兩個字是意思完全相同的,所以Collins Cobuild Dictionary內每個字的解釋都是這個模式,例如 Angry:
Angry—When you are angry, you feel or show emotion about something that you consider unfair, cruel, or insulting, so “ Are you angry with me?”, He is angry of Sally for accusing him…..真是開卷有益,一看便學曉了「angry with 」和「angry of 某人 for 某事」 兩種用法!
美式英語中有特別多的新字和俚語,一般字典來不及也可能不屑收錄。但如今美式文化席捲全球,美國電影、電視、雜誌、書籍已取得英語文化的主導地位,因此Oxford之外,夠份量的美國字典也是必須的。美式英語字典的代表是Websters' Dictionary,跟Oxford一樣,都有整個系列,給中學生使用的幾百頁一小冊,部頭夠勁的代表作是幾千頁的鉅製,收字極多,而且有多少百科全書的性質。一般使用者,也要有二千頁左右的中型Websters'。
遇到要翻譯英文姓名,有必要時應先查查“English Pronouncing Dictionary”,收字極多,只注音,不解釋。英文名字有很多「例外」,單看字面來拼讀往往讀錯,例如H不發音──Bonham、Beckham (香港譯「般咸」道、「碧咸」或大陸譯「貝克漢姆」或台灣譯「貝克漢」,通通錯!),S不發音──Grosvenor,I不發音──Salisbury,要是肯弄清楚,當初就不會把Greenwich譯作格林「威」治了!(W不發音)
義大利語、德語、西班牙語、尤其是法語──英文受其影響很深,很多「靠嚇」的作者往往夾雜例如c'est la vie, tour de force之類的用語──每種語文的字典都要有一本,作為「看門口」之用。西班牙Real Madrid最初便被香港譯作「真」馬德里,過了一兩年才改正。
還有最麻煩的日語名字,Ryutaro Hashimoto你怎樣譯?「瑞塔羅‧哈什莫托」嗎?當然是錯得十萬八千里!九成以上的日本人名字都有原本的漢字,中國商務印書館有「日本姓名詞典」用英文拼音排列,日本首相的名字一查便知是「橋本龍太郎」,不懂日文也很方便。另外,商務印書館有「日本地名詞典」,用日語字母排列;不通日文的譯者見到 Hamamatsu要請教一下有關人士才知道是「濱松」市了。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中國神話漫談
「事件」要靠文字才有較為可靠和可信的紀錄,但是文字的產生在人類歷史上中實在太晚,初民繪畫在壁上的「圖像」不算,要到商代的卜筮紀錄甲骨文才算得上是記事的文字,也不過是3500年前左右吧。書面記載不可得,當然另有「口述歷史」。口口相傳,當中的誇大渲染或失實成份如何,真是姑妄言之,
姑妄聽之。中國初民的「歷史」,一直流傳到今日,實際上是「神話」與「歷史」的結合。
神話的價值不盡在於其有多少%的「真實性」,而是它如何反映整個民族如何由萌芽至成熟的信仰、風俗、宇宙觀和民族性。你可以完全不相信,但不能否認現代文化也是植根於古代神話,它是一座挖掘不盡的文化寶庫。
盤古創天地
到底宇宙是怎樣來的,人類自己也是「被創造者」,當然只能憑想像。中國人相信宇宙原來是「混沌一團」的東西,直至「盤古」才分天、地、日、月、星辰,這個假設和其他各國文化差不多,比如猶太人舊約聖經中記載上帝的靈在宇宙中行走,後來創造光、山河大地、人類、動植物等。中國對給「盤古」的記載,當然只限於口頭傳說,一般史家徵引盤古的故事,是唐朝(約公元600年)的御製〈藝文類聚〉中結集傳說的:
…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如此萬八千歲,天數極高,地數極深,盤古極長,後乃有三皇…
顯然地,以為宇宙用這個方式開始,是初民從觀察無至有,由靜止至有生命的神秘現象──鳥獸的「蛋」所啟發的,一隻蛋可以衍生一個生命,設想整個宇宙原本是一隻大蛋,那是初民想像力的極限了。
女媧造人
首先有宇宙,「人」算是後起的東西。在「人」之前又是怎樣的?中國初民的設想和其他民族一樣,活動的主角都是「神」。神話之中的神,其實都是「半人半神」的東西,即使既是神,有神力,但也被賦與上種種的「人性」。神有很多個,衪們有人性,也會妒忌、犯錯、戰爭、受罰等等。初民每每設想自己的個別民族是某一個「神」的後代,所謂「有巢氏」、「神農氏」都是半人半神的角色,或某一個「民族」的代號。
傳說史前時期「共公」與「祝融」兩神交戰,戰況激烈,連「四極」也撞斷了一極(設想世界如一四方盤,由四條大柱支撐著天的宇宙觀,似乎是很多民族的神話共通之處)。於是女媧「煉石補天」,並且「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太平御覽〉卷七十八),是中國人認為世界上「人」的起源。
女媧的故事有幾種意義:
* 女媧是女神
* 女神造人的設想,可能是初民對婦女的生產後代的奇妙能力的聯想。
* 史前人類曾經歷一段母系社會的影響。
洪水
史前人類曾經有過洪水大浩劫,很多民族都有類似的傳說,當今藉基督教推廣的猶太民族的挪亞方舟故事。有考古家在高山上找到魚的化石、有人說已找到方舟的遺骸,可以佐証聖經的記載……似乎史前有過洪水並非憑空想像了。不過很多民族的神話特色是人類不肖獲罪於天,洪水乃神降下的懲罰。
中國的神話則不然,洪水的故事代表了憂患與悲壯的人與大自然戰鬥求存的事跡。
〈山海經〉有這樣的記載:
洪水滔天,鯀竊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殺鯀於羽郊,鯀腹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洪水滔天,天帝竟然袖手旁觀,還把偷土來堵洪水的鯀懲罰!後來他的兒子大禹卒之獲得「授權」平定洪水。這神話與舜帝派鯀治水,但不成功把他治罪再派其子大禹治水成功的「歷史」平行。神話方面的悲情使我想起希臘神話中天神普羅米修士(Prometheus)偷天帝的火以助人類發展文明,卒被天帝用鐵鍊鎖在
峭壁上,日夜有鷹隼來啄其心肝的故事。
神話之中,天帝也並非全善,嗚呼!這是代表人對大自然的不滿嗎?
所以,不能籠統地說甚麼「西方文化是人定勝天的征服自然、東方文化是天人合一的融合自然」的泛泛之談。其實中國神話之中有不少人類抗衡自然的宇宙人生觀。
精衛填海
人不屈服於大自然,中國神話中具有無比豐富意義的例子還有許多。如與大自然一鬥長短的「夸父逐日」、改造大自然條件來適合人類生存的「羿射九日」等等。不過使我感動最深的,是精衛填海的故事:
有鳥焉……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山西之木石,以堙於東海。(〈山海經〉北山經)
這個叫「女娃」的小女孩,在東海游泳溺死,變成一頭叫「精衛」的鳥,為了向大海復仇,憑自己微弱的力量,不止息的銜木石投入海中要把它填平。這是何等悲壯與浪漫的一幅圖畫!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歷史電視劇
不少朋友告訴我,怎樣為了追看「雍正皇朝」,通宵追看多集,弄得第二天精神困頓,幾乎上不了班。
連篇累牘的電視劇,的確有其吸引的地方:人物多、情節豐富,尤其是每集的結尾都有一個懸而未決的關子,使觀眾心癢癢的想知道故事發展。
電視連續劇大致上分幾大類:
1. 「純粹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太多了,毋須舉例)
2. 名著改編(如金庸武俠小說、錢鍾書「圍城」、張恨水「金粉世家」......)
3. 有歷史背景,但大部分虛構(如「還珠格格」、「金枝慾孽」、「楚漢驕雄」......)
4. 號稱考究過歷史,情節有根有據的。
近年中國大陸投下不少資本,徵集很多編、導、演、美工人才,拍了不少大受歡迎的歷史電視劇,在電視上播完再發行影帶、VCD、DVD製品,行銷世界各地。
首先造成海內外極大轟動的,要數「雍正皇朝」。
「雍正皇朝」
「雍正皇朝」,是改編自二月河所著的同名「歷史小說」。二月河還有幾套寫康熙和乾隆的小說,洋洋百萬言,都因「雍正皇朝」電視劇的成功陸續搬上螢光幕,亦由此掀起古裝(尤其是清裝)「歷史劇」的熱潮。跟風者不少,例如「孝莊秘史」、「大腳馬皇后」等等。
「雍正皇朝」的製作十分認真,選角十分得宜,演員造型和演技都令人激賞。情節鋪排緊湊,符合為普羅大眾提供娛樂的要求。
由於電視劇的製作如此認真,佈景、人物稱謂、人物禮節等等都「真的一樣」,很多觀眾都覺得情節必有所本,相信歷史真相就是如此。
大家要知道,電視劇是職業編劇者寫出來的;他們並非專門的歷史學者,肯花時間翻翻歷史書而非憑空杜撰,已經很值得嘉許,不能期望電視劇情節嚴格符合史實。「雍正皇朝」受歡迎之餘,也曾被學者嚴厲批評不符史實。不過「歷史小說」和歷史是兩回事,最出名的「三國演義」,何嘗不是與歷史相去甚遠?讀者或觀眾要有心理準備。
例如雍正在即位之前,和其他王子爭奪皇位非常慘烈,怎會像劇中所述雍正埋頭苦幹、一心一意為國家做事、全無奪位野心,「無端端發達」的被康熙慧眼看上?此外,全劇對雍正一朝的事件選取的輕重嚴重失調,許多集的時間卻浪費在那一本「百官行狀」秘著,糾纏不清,而為數很多和影響深遠的的酷烈文字獄,只在近尾聲時單講一案。此外也有學者指出,事件先後的時間,不必要地弄錯了不少。
很多人稱道「雍正皇朝」,是它對雍正提出一個全新和「較客觀」的看法。以往的史家多苛評雍正為心腸陰險、手段毒辣的皇帝,本劇則強調他治理政事的勤奮和幹練、整肅吏治的功勞和不求私利自奉極儉的清廉性格,也算得是別出心裁,不過刻意隱去他的陰險和迷信喇嘛教的一面,未算公允。
「走向共和」
評論歷史人物的功和過,當然可以有不同的觀點。繼承「雍正皇朝」的成功,原製作人花了四千多萬人民幣製作更浩大的「走向共和」,交待晚清甲午戰爭到孫中山革命、袁世凱稱帝失敗為止的歷史,號稱「給觀眾還歷史的真相」。
「走向共和」最突出的地方,是異乎大陸一貫批判李鴻章為「賣國賊」的官方觀點,讚許慈禧也有愛護國家、精明治理的一面。它又打破孫中山一貫以來的崇高性格形象,描繪其衝動、任性和專橫的弱點。最引人注目的,還是給予袁世凱很多正面的評價。
我認為給與歷史人物新觀點值得做,但必須是根據史實作論斷,而不是先成立觀點再捏造劇情來支持。
「走向共和」2003年4月在中央電視台首映,每天一集,但是未幾即改變方式,「落雨收柴」式的一天播幾集,把59集在一個月之內播完。政府還飭令禁止在地區電視台重播。到底甚麼原因?有人猜測,可能是部分情節違反了官方對劇中人物的觀點。
我把59集的「走向共和」 VCD 版看了一遍,後來又聽人說,VCD版才是原版,電視上播出的已經是刪節版,有待識者指正。
「走向共和」時間橫跨三十多年,比「雍正皇朝」長,人物更多,而且牽涉不少外國人,其間是中國的生死存亡之秋,歷史大事之多和密集更屬罕有。
我最欣賞「走向共和」的是選角精采。幾個重要人物:慈禧(呂中飾)、李鴻章(王冰飾)、袁世凱(孫淳飾)、孫中山(馬少驊飾)都相貌酷肖,演技入木三分。連帶許多人物如光緒、黃興、張之洞、宋教仁、梁啟超、康有為、辜鴻銘......編導真有辦法,找到這麼多像真的演員。
「走向共和」有些部分的製作是極為認真的,劇中的日本人說日語、德國人說德語、俄國人說俄語,很不簡單。英國人說英語,可惜很多時用的是美國口音的演員,居然在一百多年前 "OK" 不離口!
今人編寫劇本,當然不可能完全知道當時的人說過甚麼話──皇宮內的對話倒是真有紀錄的,「清實錄」、「東華錄」記載得詳詳細細──藝術創作儘管可以杜撰,但是重要史實和發生的時間不能弄錯。
例如孫中山發動第一次革命時尚是留辮子,失敗後跑到日本才剪髮易服,劇中卻虛構孫中山在革命前當街剪辮,被官差毆打。又如孫中山拜見李鴻章上書時,並沒有打算要推翻滿清,只言「人盡其才、物盡其用」,但始終不獲接見,這是一件影響他思想轉變的大事。「走向共和」卻改為李鴻章親身接見了孫中山,孫還勸他推翻清廷,李鴻章以老弱推辭,這是不必要的捏造。
「走向共和」後三分之一明顯地後勁不繼,歷次革命的交待得過於草率;有刺恩銘的徐錫麟和炸五大臣的吳越,但其他重要人物如秋瑾的事跡、黃花崗一役和七十二烈士中不可不提的林覺民,都付之闕如,至為可惜。劇集反而浪費了好多集描寫一個不見經傳的「羅文參議員」和女記者的戀愛,把嚴肅的主題淪為肥皂劇的層次。
其實晚清政局波譎雲詭,把歷史事件如實交待已是枝葉豐富得很,何須胡亂編撰?各位讀者看「走向共和」,請勿以為它就是歷史。
不過很多人看了「走向共和」,才開始對這段時期的歷史發生興趣,甚至激發起民族意識和感情,在這方面,電視劇是功勞不少的。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醉漢奇譚
醉漢一邊走一邊說:「你真好!」
「那裡,這不過是我們做警察的責任而已。」
「其實我一點也——沒醉....可以自己回家....看——到了。」
醉漢推開欄柵的門,說:「我的家——」
走上車道,他指指停在上面的汽車:「看——我的車——」
跌跌撞撞的走到門口,在地毯下一模,掏出鑰匙,開了門走進去,警察跟著他。
「看——我的客廳....」
走過長廊,打開房門,醉漢回過頭說:「我的睡房——」
警察半信半疑的站在門口,醉漢在門邊一按,亮了燈,床上有一男一女,好夢正濃。
「看——我的老婆....」
「你老婆!?那麼床上的男人是誰?」
「和我老婆睡在一起的當然是我啦!傻佬!」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澳洲奇案 The Chamberlain Case
當時兩人作供的態度極端冷靜,一經傳媒渲染,引起了懷疑。有人不信野狗可以啣走(即使是兩個月大的)嬰兒,又有人認為他們夫婦所屬的教會是「異端」。當時澳洲民風尚欠通達,捲起了極不尋常的大眾興趣,後來更竟然轉為針對兩人謀殺親兒的輿論指控。
英語小典故 Only when I laugh
要完全貼切翻譯這句話很不容易,它的來源是一個小笑話:
話說有個人不知怎的,胸口中了一槍,登時重傷倒地。旁邊的朋友連忙趕過去看他,其中有個特別不識相又熱心的把他猛地搖幌,還關心的問:「怎樣?痛不痛?痛不痛?」傷者的生命危在旦夕,還要應付這個無聊的問題,又沒有氣力發作,惟有答:“only when I laugh.”(不痛,只是笑的時候牽動傷口才痛)
就是「啼笑皆非」或廣東話:「唔知好嬲定好笑」的意思。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金瓶梅
「金瓶梅」,很多人以耳代目、人云亦云地批評它不過是一本「淫書」,但是真正讀過的人少之又少,一些人罵它敗壞道德一無可取也是想當然耳。
有人找到一本「金瓶梅」來看,可惜是經過刪去全部性愛描寫的「潔本」;我買的第一套「金瓶梅」便是如此,它還大字印著「真本金瓶梅」,分明是蓄意行騙。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金瓶梅」解禁,原汁原味、未經刪節的「金瓶梅詞話」可以出版(雖然歷史上也有過萬曆、崇禎、康熙等幾個版本)。好此道者得到未經刪節的「金瓶梅詞話」,第一時間翻閱那些性愛描寫,但假如看「金瓶梅」之目的只是為了這個,恐怕要大失所望。
唐三藏
「西遊記」以唐三藏到印度取經為題材,其實是借題發揮弄出一部天馬行空的神怪小說。小說主角其實是齊天大聖孫悟空,大顯神通幫助唐三藏克服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唐三藏只是配角,而且IQ不高、性格軟弱、膿包得很,經常煩惱自招,幾乎壞了大事,跟真正的唐三藏大不相同。
唐三藏不姓唐,也不叫三藏。他本名陳褘,隋文帝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家族本是儒學世家。上有三個哥哥,曾祖父、祖父都是官僚,到了父親陳惠,便潛心儒學不做官了。
因為家境困難,跟著二哥在洛陽淨土寺居住,隋煬帝大業十年(公元614年)他在洛陽剃度出家,法號「玄奘」,期間他學習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而他偏好大乘。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他到成都深造佛學,之後到長安深造佛學和學習外國語文。
佛教人士尊稱對「三藏」研究湛深的高僧為「三藏法師」,歷代都有,不止玄奘一人。「三藏」是指佛教典籍的三大類別,包括:
「經」:佛祖說法的紀錄
「律」:佛教徒的戒律
「論」:佛教徒對佛學的論述
佛教在公元前約500年前(中國的春秋時期)由佛祖釋迦牟尼在印度創立,在公元三世紀左右的漢朝末年起,由西域僧人陸續傳入,其中最大功勞的是南北朝時的「姚秦」時,由龜茲國來華的高僧鳩摩羅什(也稱「三藏法師」);他通漢語,在朝廷的支持下,領導中國僧人進行大規模的工作,把佛經翻譯成為漢語。
佛教到了唐朝,已經在中國大盛;玄奘很年輕便開始研究,又是個天才和勤奮兼備的學者,涉獵了很多個佛教宗派,精讀大量接觸得到的漢文經典。他不滿意前人的一些翻譯,又渴望讀到還未傳入中國的重要典籍,乃立志要到佛教的發源地印度去留學。
當時國家對人民出國有限制,他曾經計劃往印度,但多次都未成事。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發生天災,災民流徙者眾,玄奘乃混入災民之中,隻身偷渡出關向西遠行,絕對沒有孫悟空、朱八戒和沙僧三個徒弟護送,而且只是靠雙腿步行,連馬都沒有一匹!
玄奘走的是當時中國與西域諸國經商的路線,沿途有不少繁盛的國家、城市和鄉鎮,但它們之間有很多荒涼的土地,氣候變化莫測,路上強盜橫行,以他簡陋的隨身裝備,又無同伴作照應,此行實在是九死一生,稍欠缺一點超凡的勇氣、毅力、信仰熱情和好運氣,也難以大功告成。
他沿著西域過帕米爾高原,歷經艱難險阻後到達天竺(今印度)。在天竺的十多年間,玄奘在最有名的佛教學習中心----那爛陀寺,向主持戒賢法師學習五年,及後玄奘更加徒步考察了整個南亞次大陸。642年「戒日王」召開的長達75天、幾十萬人參加的「無遮大會」(佛學論壇),他壓倒了所有最傑出的經師,名震全天竺,被當地僧人尊稱為「大乘天」。
643年,他自天竺啟程回國,並將約657部梵文佛經帶回中土,645年抵長安,得到唐太宗親身接見;太宗愛才,請他還俗做官,他當然婉拒之,太宗也莫奈之何,乃讓他在長安設立皇家翻譯佛經中心,參與的學生與工作人員來自中國和亞洲東部各地。他花了十多年時間將1,335卷經文譯成漢語,玄奘本人最感興趣的是「唯識」(今日說來,便是心理分析和知識論)的經典。652年玄奘在長安城內慈恩寺的西院築五層塔,也就是今天的大雁塔,用以貯藏自天竺攜來的經文和佛像。
唐太宗原先想把中國道家經典老子「道德經」譯成梵文,作為中印文化交流,玄奘卻提一個「反建議」:把早年從印度傳入中國、後來在印度失傳的佛教名著「大乘起信論」譯回梵文來反哺印度,並得到皇帝同意成書,成為歷史創舉。
玄奘憑著翻譯與註解經文的努力和自己的識見,創始了「法相宗」這宗派,它沒有持續很久,卻深深的影響了其他的宗派。他在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去世,享年六十三歲。
玄奘當然沒有寫過「西遊記」!但由他口述、弟子筆錄而成的「大唐西域記」,堪稱中國歷史上罕有的國際遊記,紀錄了當時西域和印度境內大小國家的地理概況、人口數量、城市設計和社會風俗。因為古印度歷史缺乏書面紀錄,這本遊記成為研究古印度不可少的文獻。
「西遊記」的作者到底是誰,至今也是猜測,一般相信為明朝的吳承恩。其實玄奘回中土之後,聲名大噪,民間便開始有種種關於「「唐三藏取西經」的歷險故事衍生出來,由那些職業講故事人加鹽加醋,渲染得越來越厲害,後來更有人集而成書,曾有過多種著作,現今我們讀到的「西遊記」也許是最後集其大成者。
「西遊記」作者創造出「孫悟空」這隻猴子為主角,靈感可能來自印度家傳戶曉的古代史詩 Ramayana,它的故事講述印度三大神祇之一的Vishnu降世為王子,並得到一隻神猴Hanuman協助 ,對抗作惡的魔王Ravana。另外「西遊記」作者把中國道教的玉皇大帝、太上老君、哪吒等等都寫進去了,把佛、道共冶一爐,真是中印神佛一家親,表現了中國民間融匯兩教、並行不悖的信仰特點。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劍橋
我們那一年在倫敦一帶只打算遊歷十天,時間所限,牛津、劍橋只能兩者擇其一,決定起來很難。大學畢業時有位同窗獲得每年只有幾個的獎學金前往牛津讀碩士,回來繪影繪聲聽得我們十分羨慕。我當年努力鑽研、對我一生思想影響甚深的兩位哲學家羅素和維根斯坦,都和劍橋很有淵源。中學時代讀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橋」(劍橋一譯康橋),文章描寫早已令我著迷。最後,還是選擇了劍橋一日之遊。
「牛津」、「劍橋」兩字都是高人所譯:牛津把Oxford分開來意譯,Ox者「牛」也,、Ford者「津渡」也;而劍橋則把Cam音譯,Bridge意譯,望之冠冕堂皇。
到劍橋,要在倫敦的「利物浦」火車站乘火車,車程55分鐘。我和太太兩人跑到火車站,看見每小時都有一班火車,很是方便,於是買了當天來回的火車票乘下一班的火車前往。
當時倫敦的市郊火車仍是燒煤,噴出的黑煙髒兮兮的好嚇人,車程當中看窗外都是灰頭土臉的舊磚房,使人感到大英帝國的今非昔比。
劍橋是小鎮,上面住的大多是和大學有關的教職員和學生,本地居民不多,我們在車站旅遊諮詢處索取了一張市內地圖,便進大學城參觀。
劍橋有23家學院,最古老的在1281年建立,已有700年的歷史。旅遊資料說千萬不要錯過王家學院(King's College)的小教堂和所謂The Backs──包含了著名的花園、大草坪和名聞天下的Cambridge River,我們按圖一一訪尋。徐志摩把Cambridge River譯為「康河」,並說大學區的靈性全在這一條河上。康河的中游流過The Backs,兩岸儘是最著名的幾所學院,Pembroke,St. Katharine,King's,Trinity,St. Johns等。學院的外貌古色古香,不大巍峨而自有一派莊嚴的味道。校園園內遊人和學生都不多見;河上疏疏落落的有些人在玩小船,站在小船上手持竹篙插在水中往河床一點,船便緩緩前進。草坪上三三兩兩的有人在悠閒坐著,小鳥也不怕人,一跳一跳的走近向人討食,但不是像威尼斯的白鴿成患,比較起來可愛得多。
徐志摩把“Trinity college”譯為「三清」而不是「三位一體」學院,的確高妙。當年他在劍橋修經濟,是否經濟大師Keynes的門生?想不到回國後改行做了文學家,後來的風流史和悲慘下場我不說了。這「三清學院」一定要走一趟。大詩人拜倫曾肆業劍橋,雕像就矗立在學院的圖書館內。他在世僅36年,留下浪漫詩篇千古傳誦,最後獻身協助意大利人反抗土耳其帝國,客死異鄉。
遊古蹟就有這個好處,越下功夫了解其淵源,樂趣越多。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賭聖、母乳的好處、好深啊!
有個客人每天都進某家銀行存款5000元,如是者有幾個星期,風雨不改。
銀行經理也留意到這個特別的客人,有天終於在忍不住了,於是上前和客人攀談。
「多謝老兄為敝行的長期客戶!您每天都存5000元,生意一定做得很成功
吧!」
「那裡!那裡!其安實我做的不是甚麼生意,只是每天與人打賭贏得的錢而已!」
「打賭?」
「不錯,我與人打賭從來未輸過!」
「有這樣的事?你跟人打賭些什麼?」
「甚麼都可以賭。比方說,明天早上你的兩粒睪丸都不見了...」
銀行經理心想這個人是瘋子還是甚麼,但看他氣定神閒,非常認真的樣子,沉吟之間,那人說道:「怎樣?就賭5000元如何?」
經理想世上豈有好好地兩粒睪丸忽然不見了的事?於是便答應了。
客人說道:「明天九時我帶個律師作公證人來檢驗,一言為定。」
銀行經理回家後,吃完晚飯,發現自己一無異樣。當天晚上,輾轉反側睡不著;心想那人逢賭必贏,會不會明天兩粒睪丸都沒有了?
出門上班之前自己摸了摸,嘩!今天發財了!還生怕自己的幻覺,叫老婆也摸一摸,看睪丸還在不在,被老婆罵得狗血淋頭。
上午九時,客人準時到達,還帶著人個人,介紹是陳律師。
經理馬上請他們進辦公室,關上房門,脫下褲子,笑不可抑的說:「陳律師!來!來!摸摸我的睪丸!」
陳律師馬上面如死灰,也沒有伸手去摸。
客人說:「我贏啦!」
銀行經理說:「有無攪錯!?」
客人說:「剛才我是跟陳律師說話,我跟他打賭10000元,賭你一見到他,便把睪丸給他摸!」
母乳的好處
生物科的考試。某男學生平時不讀書,空槍上陣,面對試題,滿額大汗。
試題之一是:「試列舉母乳哺肓嬰兒的好處」考生苦思無計,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惟有憑空想像,胡謅幾句希望蒙混過關。
他的答案是這樣的:
母乳的好處很多,簡述如下
1.營養極之豐富
2.隨時可用
3.不會倒瀉
4.不怕貓偷吃
5.容器很美觀
好深啊!
有個人去看牙醫。
醫生檢查了,說:「嘩!你這裡有隻大牙有個洞,好深啊!好深啊!好深啊!好深啊!......」
病人說:「講一次就可以啦,醫生,不需要講那麼多次吧!」
牙醫說:「沒有呀,我只講了一次……」
「我明明聽到幾次的。」
「沒有呀,我只講了一次……跟著那些是牙洞裡的回聲啊!」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 梁煥松)
星韻心曲
粵曲是中國傳統曲種之一,顧名思義,是廣東的產物,與京劇、川劇、豫劇、徽劇、崑劇等等分庭抗禮。粵曲有兼收並蓄的特點:京劇的西皮梆簧、江南絲竹(如「春江花月夜」變為紫釵記中膾炙人口的一段)、國語流行曲(如「毛毛雨」)、歐西流行曲(如Oh Susanna)、古典音樂旋律(如「風流寡婦」中的圓舞曲)都取來混合使用。早在30年代粵劇已有薛覺先和馬師曾穿西式服裝的現代試驗創作,這是比中國其他傳統曲藝更具創新和生命力的地方。
DVD機的區碼
二區:日、歐、南非、中東
三區:東南亞、香港
四區:澳、紐、中美、南美
五區:東歐、印、非、北韓
六區:中國
DVD機要分「區碼」,罪魁禍首是國際霸權美國。
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的電影出口國,其新電影先在美國上演,隨後製作美國區碼的DVD售賣,但其它國家不能買DVD先睹為快,必須稍後購票入當地電影院看,然後才有適合該地區的DVD面市。美國逼使DVD廠商遵從區碼規定,保障電影公司的利益。
換言之,美國電影製成的「一區」最新出爐DVD,澳洲的觀眾用澳洲「四區」DVD機是看不到的。
DVD機開發初期,所有的名牌廠家如JVC,SONY, TOSHIBA, PANASONIC等均遵從規定。但是中國大陸開始造DVD機,無視這不合理的條件,「啋你都傻」;雜牌的大陸DVD機都是Multi-zone ,甚麼區碼的DVD影碟都可以播放。
大陸DVD機價錢相宜又靈活,雖然音像質素稍遜,保用服務成疑,仍是十分上算。
高價名牌高價產品幾乎無人問津,漸漸也移住大陸生產,有些在包裝上沒有說明是「多區碼」實際上也是「多區碼」的了。
至於美國出產的其他DVD,除了那些首輪新片,很多舊片在包裝上都顯示是「多區碼」影碟,可以在任何DVD機播放。本地華人觀眾喜愛的中,港,台電影DVD ,很多也再不遵從區碼規定(買碟時請看清楚)。
換言之,就算是一台澳洲正式「四區」機,也可以放香港的很多「多區碼」DVD 碟。
至於VCD影碟,可在任何區碼的DVD 機播放。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江山與美人
澳洲是在1911年脫離英國獨立的,但藕斷絲連地成立一個怪胎政體,政府首長由澳洲人民產生,而「國家元首」由英王「兼任」。所以現在「英女王」,是兼任「澳女王」。不過陛下的英國事務也夠她煩,所以一直以來都是「委任」(事實上由澳洲總理指派)「澳洲總督」代行職務──另一個怪胎。
現在有些老派英裔澳洲人仍視英國為宗主國,認為澳洲仍應該臣服英國;這個想法與這個畸型政體是相輔相承的。不論您喜歡與否,查爾斯也有機會成為「澳王」,現在就把殿下爺說一說吧。
查爾斯出生於1948年,今年已是58的高齡。人民對他的印象不及英女王,有人不喜歡他的樣貌,另一樁事是他與戴安娜王妃的一段穢史。查爾斯1981年娶戴安娜,婚前婚後有一段很短暫、世人艷羨的「蜜月期」,但不久即傳出兩人貌合神離、戴安娜與人偷情、查爾斯亦與老情人暗中來往。兩人卒之在1996年離婚,次年戴安娜與情人在巴黎汽車失事喪生,成為世界大新聞。
查爾斯早於1970年與卡米拉相識,二人一見鍾情,但女王不喜卡米拉,橫加阻撓;卡米拉另嫁他人,但也是離婚收場,查爾斯對她始終念念不忘。
查爾斯回復「自由身」後更肆無忌憚,與卡米拉出雙入對。要娶卡米拉,最大的問題是:英王同時是英國教會的領袖,若離婚再娶,可以;但若娶前夫仍然在世之女子不可稱之為「王后」。查爾斯是王儲之身,這個死結難解。
現在的解決方法是:卡米拉照娶,但不稱為Princess(王妃),只稱為女公爵(Duchess),將來就算查爾斯登基,卡米拉也不稱Queen(王后)。雖然如此,大家都時日無多了,「好過冇」吧。
女王1952年登位,已經做了53年,查爾斯等做英王已經等到眉毛都白,先前有傳聞說,如果不許娶卡米拉他寧願不做英王。
為了心愛的女人,寧願不做皇帝,中國俗語所謂「不愛江山愛美人」;20世紀英國王室有一樁,英女王的伯父愛德華八世的事蹟。
愛德華是喬治五世(1910 ~ 1936)的太子,與離婚兩次的美國婦人Ernest Simpson戀愛,在父王駕崩時,成為「愛德華八世」,在位不足一年即宣佈遜位來和她結婚,自此成為「溫莎公爵」,自我放逐在外國,仍然有巨額俸祿可拿。
愛德華遜位,王位落在弟弟喬治身上,成為「喬治六世」,即是現在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王。
伊麗莎白出生於1926年,與妹妹瑪嘉烈並稱美女公主,深受國民愛戴。喬治六世性格羞澀,說話結結巴巴,煙抽過不停,在1952年死於肺癌。伊麗莎白公主當時才26歲,正在國外官式訪問,匆匆回國繼位。事實上許多人今日仍擁戴英國王室,與對她的雍容華貴、處事得體的個人崇拜很有關係。
不過將來若由查爾斯繼位,或有人估計會由威廉王太孫直接來做英王,那就有不同說法了。
我倒希望澳洲人和英王室早日一刀兩斷,實施共和,才是21世紀新紀元的正經。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廟街歌廊
廟街是傳統的「藏垢納污」之地,是下等妓院、麻雀館、舊書攤、街頭小食的集中地。父母告誡我不要去,叛逆的小孩性格使我反而常常去探險。當然囉,光顧的當然只是上列的第三、四樣!
早些時博友易明寫過兩篇廟街「歡樂歌廊」和「再訪歡樂歌廊」的文章,我2006年月回香港特別去看看。
我很喜歡聽粵曲,特別是加進了西洋樂器如低音電結他和色士風的小曲,以前油麻地上海街有間舊式的「花都噴泉舞廳」,日間有粵曲歌壇,我也去聽過。
1994年電影「新不了情」(袁詠儀、劉青雲),對廟街賣藝的藝人有很深刻的描寫,以前他們是在露天開檔,現在縮了入地鋪,不用受天氣影響。
新開的廟街歌廊有幾家,在廟街近旺角那一端(不是佐敦那一端),幾個歌手在門口拉客,可見競爭激烈。我沒有到易明寫的「歡樂歌廊」,而是進了「艷陽天歌廊」,因為傳出門口外的音樂比較合耳緣。
入場費每人20元,有一杯茶和一碗花生,其他飲品和食物另計。裡面有音樂台,樂手三個,有電子琴、電結他和爵士鼓,水準不錯;歌手大多是上了年紀的女子,唱的是70-80年代的國語和粵語歌曲為主。客人上台獨唱或與歌手合唱也可以,每首100元,唱慣卡拉OK看螢幕提示何時起唱的人,一要看紙上歌詞配現場樂隊,可能手忙腳亂,甚麼時候入都矇查查,可以請女歌手在旁細細聲伴唱。
帶我們入場的女歌手陪我們談話,目的是:請我們付錢點她唱歌。據她說在這裡掛單沒有工資,收入全靠客人點歌和小費,但和公司分帳。我問:多少錢一首?她說市道不景,以前是100元,現在50元便可以了。我也不好意思拒絕,點她唱一首「紅燭淚」,把她應付過去。
台上有一個男客人連唱四五首,鬼哭神號般,十分難忍受;而座上的人大多是粗人,大聲談話、抽煙,有一桌更在賭紙牌,使我們不能久坐。以前「花都噴泉舞廳」的客人都是靜靜地欣賞,不愧為真正的知音;比較起來,這裡的「聽眾」素質實在太不堪了。
勉強捱到我們點的「紅燭淚」完畢,我們便逃之夭夭。
惡作劇式連鎖信
理髮回畢返回報社,拆閱當日的信件,我竟然也不能倖免!
這封信文筆拙劣,白字連篇,內容如下:
南無觀世音菩薩心咒唵噴嘛呢叭彌吽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代天宣化
幸運者:
當你收到此連鎖信四天後,將有好運降臨您的身上。這封信本來是龍山寺寄出,已環繞世界幾十次以上,現在幸運已降臨您身上,當您收到信後,幸運即會跟著您。這並非開玩笑,您會得到無限喜悅,注意在撕開信後96小時內將它抄寫或複印下來,並送給您認識或認為需要的朋友二十位。記住千萬不要留地址更不必寄錢,總之此信切寄出,否則您會後悔。
以下舉些事實作証明
例一:高先生在1819年收到此信時吩咐家人抄寫20份寄出,數天後他成為大富翁;
例二:一位小朋友將信撕毀,幾天後就離開人世了。有位老先生收到此信後也將他撕毀,幾天後就生重病,其後再收到此信立刻將它寄出20份,他的病不久竟痊癒了;
例三:曾有個美國人收到此信而不信並撕毀此信,不久也永別人世;
例四:外國有位店員本來可獲得數萬美元,可是他把這封信擱下來使這封信因而中斷,結果大失所望;
例五:再有一位人士在1993年收到此信吩咐家人抄寫20份寄出八天後當地中了二百萬的獎券。
這封信是從委內瑞拉寄出,為了避免連鎖中斷,所以請您在收到此信後立刻抄寫或複印20份寄出,幾天後幸運會降臨您身上。這是千真萬確之事,由不得您不信。總之,莫使連鎖信中斷,這並非遊戲,同時心中更要常惦記南無觀世音菩薩,萬年太平求保平安。
南無觀世音菩薩心咒唵噴嘛呢叭彌吽
請多唸以保平安多福
這些連鎖信千篇一律都是危言聳聽:若不複印若干份寄給自己相識的人馬上就要大禍臨頭,如照指示去做的話便會鴻運當頭發大財。很多頭腦糊塗的人雖然知道沒甚道理,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要是幾個人之中有一個這樣的傻子,把一封信變成幾十封,流傳的數目便會以幾何級數增加;所以信中所示「已環繞世界幾十次」,未必是吹牛。
只不過那些照指示去做的人,肯定沒有因此托福而發了大財,只是「破了財」去支付郵費和影印費。
「抄寫20份寄出幾天後成為大富翁」、「抄寫20份寄出八天之後在當地中了二百萬元的獎券」,是甚麼力量會使到這些事情發生?鬼話!
這些信最可惡的地方是附會宗教,利用人的恐懼心理,(這次是佛教)甚麼「南無
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大慈大悲,會因為人們不抄寫這封信20份就使人幾天內死去嗎?簡直是侮辱神明、污蔑佛教莊嚴!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英國文學史上最甜美的真實愛情故事
白朗寧夫人原名伊麗莎白巴芮特(Elizabeth Barrett),後世文學界一般冠以夫姓稱她為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她出生在1806年一個英國富裕家庭,當時婦女還沒有甚麼機會進學校唸書,但她在家自學、博覽群書,13歲便精通了拉丁文和希臘文。伊麗莎白15歲時騎馬墮下傷了脊骨,下身活動不便;父親極其愛護她,但又是個自以為是的暴君。他認定了伊麗莎白永遠都好不了,訓令她不得離開閨房,要長年臥床休息。陪伴她的只有一頭聽話的小狗,和一個也叫伊麗莎白的女僕。
伊麗莎白困在臥室裡二十多年,其間讀書寫詩度日,一朵盛開的鮮花似乎要在這暗室中萎謝了。到了1844,伊麗莎白38歲那一年,另一位詩人羅拔白朗寧(Robert Browning)在朋友家中偶然讀到她的詩稿,登時大為欣賞,忍不住冒昧的寫了一封表現仰慕的信給她。這封改變了兩人一生的信,是這樣開頭的:
日本電影大師小津安二郎
日本電影界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真是碩果累累。黑澤明之外,猛將如雲,例如:溝口健二、今井正、市川昆、木下惠介、成瀨已喜男,五所平之助、今村昌平、熊井啟等等。其中我認為最偉大的是小津安二郎( Yasujiro Ozu,1903-1963)。
社會現代化,傳統大家庭解體,子女長大後結婚遷出,沒法照顧老年的父母,親情疏離,孝道衰微……這些衝擊是許多亞洲國家都要面對的,亦即小津安二郎電影貫徹的主題。
小津早期醉心美國電影,也拍過一些摩登風格的娛樂電影。自從他在三十年代後期專注製作家庭倫理電影之後,雖然是時裝片,但建立了東洋味的溫和緩慢風格。反觀黑澤明用的是十分西化的鏡頭角度、快速剪接、全西洋配樂,就算是古裝片也不例外。
小津最膾炙人口的便是他的「畫面構圖」:使用一般人跪坐高度的視平線,而劇中人物就在框框中對話、進進出出。影機有時幾分鐘都紋風不動,不改變攝影角度;但是演員表情豐富、對白細膩有味,場面調度精采,絲毫不會使人覺得沉悶。相比之下,時下的新電影中,幾個人同場時只是說話的人大頭特寫跳來跳去,簡直馬虎之至。
小津的電影情節總是圍繞家庭瑣事,人物大多是慈祥諒解的老年父母、大致上孝順卻因環境而事奉有困難的子女和媳婦、結婚有年貌合神離的夫妻。同一主題可以拍很多次,除了演員來來去去都是那一批,有時連人物名字也是那幾個,例如笠智眾演過幾個叫「平山周吉」的不同角色。說來奇怪,喜歡小津電影的觀眾總是看得津津有味,不覺沉悶,這肯定包括我在內。
他有一群極為優秀的基本演員:笠智眾、田中絹代和飯田蝶子(多演老年父母)、佐分利信和杉村春子(多演成年的子女),三宅邦子和原節子(多演賢惠的女兒或媳婦);尤其是明艷照人的原節子,是溫柔堅毅的理想日本女性典型。
小津以1953年的「東京物語」,轟動國際影壇,故事是年老的父母從鄉間遠赴東京探望成年的子女,戰後日本人民經濟困難,子女條件有限事奉無從,只有由寡居的媳婦陪伴遊玩。情節惆悵而含蓄,但我每次看都感動得掉眼淚。
另一齣特別推介的是「晚春」,笠智眾飾演鰥居的退休教授,與女兒原節子相依為命。女兒為了照顧老父,立志不嫁。是父親為了女兒終身幸福,竭力勸服她及為她安排婚事。電影中最後一場:婚禮過後,老人回到公寓裡,孤獨的料理自己的經典場面,令人難忘。小津電影研究專家Donald Richie稱本片為「日本電影中最完美、最徹底、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兩代關係之外,「茶泡飯之味」和「早春」描寫夫妻的冷淡關係入木三分。前者由佐分利信和木暮實千代,後者由池部良、淡島千景和岸惠子主演,都是當年的超級大明星。此外,小津愛將笠智眾早在壯年已在「東京物語」中演白髮祖父,想不到在六年之後(1959年),居然能夠在「早安」中演青年父親,表現十分精采!
1963年小津安二郎拍成他最後一齣電影「秋刀魚之味」,其實是「晚春」的「老父嫁女兒」主題的重拍版,今次用上了貌美如花的紅星岩下志麻,全彩色製作,也是小津的傑構,為他的生命劃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 梁煥松)
2007年1月13日 星期六
翻譯之道 準確
以下是這則故事的原文和譯文:
VARIOUS THINGS
Three old ladies are sitting in a diner, chatting about variousthings.
One lady says, "You know, I'm getting really forgetful. Thismorning, I was standing at the top of the stairs, and I couldn'tremember whether I had just come up or was about to go down.
The second lady says, "You think that's bad? The other day, Iwas sitting on the edge of my bed, and I couldn't rememberwhether I was going to bed or had just woken up!
The third lady smiles smugly. "Well, mu memory's just as goodas it's always been." She knocks on the table to emphsize thepoint.
But, moments late with a startled look on her face, she asks,
"Who's there?"
三個老婦人坐在餐桌旁(1)聊天,談天說地。
其中一個老婦人說:「你們知道(2),我是越來越健忘了。今天早上,我站在樓梯口時(2),我竟然忘了我要上樓(4)還是下樓。」
第二個接著說:「你覺得那很糟糕嗎?有一天,當我坐在床邊時(5),我竟然想不起我是正要上床還是剛起床。」
第三個老婦人不以為然的說:「我啊(6),記憶力還是和從前一樣好。」她並敲桌子強調這一點。
但是隔了一會兒,她面帶吃驚的問:
「你們是誰啊?(7)」
筆者有幾點意見,提出來和大家研究一下:
註(1)“Sitting in a diner”:diner是「火車的餐卡」或「小餐館」,所以作“in”a diner,譯作「坐在餐桌旁」是不小心的錯誤,幸而兩者意義相去不遠。
註(2):翻譯最重要的任務是準確傳遞原文的「意義」,並不是一字譯一字,搬字過紙的翻譯,若然只是拘泥於「字面」的準確,隨時會犧牲了「意義」的準確。
“You know”這個字是英語的口頭禪,並沒有「你們知道」的意思。放在句子的開頭,是要引起人注意的口語,中文相應的詞語大概是:「我說啊」、「你瞧」、「是這樣的」之類,視乎跟著的句子語態而定。如果“You know”硬譯作「你們知道」,那麼澳洲人另一句口頭禪“How are you going”(您好嗎)豈不是要譯作:「您現在怎樣去?」
註(3):“Standing at the top of the stairs”是站在樓梯的「頂端」,不單是「樓梯口」。
註(4):由於上面沒有翻譯出「頂端」的意義,後面便把“I had just come up”「剛上了樓」的意思含糊了,變了「要上樓」。
註(5):“I was sitting on the edge of my bed”「當我坐在床邊時」的「當」和「時」字都可以省去。
註(6):“Well”譯作「我啊」,而不譯作「好」,這是原譯文的神來之筆,音、義兼顧,不俗!
註(7):“Who's there?”譯作「你們是誰啊?」實在太不小心了。“Who's there”是有人敲門,屋內的人問:「誰在外邊?」、「是誰?」的用語;這裡是回應自稱記憶力一流的老太婆剛敲過桌子自己也忘記了,還以為有人敲門。「你們是誰?」完全不能譯出這微妙滑稽的Punch-line(警句),要譯出原文的意思,可稍改動為「誰敲門?」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為什麼是布里斯本?
原來在香港人的心目中,很多認為澳洲就是雪梨,或除了雪梨,再沒有其他值得一提的地方,移民澳洲不到雪梨,簡直是匪夷所思的事。就算是見識較廣的朋友,也只知大堡礁、黃金海岸、墨爾本;"布里斯本?甚麼地方?
十二生肖及中國玄學
十二生肖
中國的陰陽五行學問之中,有兩套必須認識的基本符號。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這兩套符號,早已在中國文化的很多部分廣泛應用,例如書籍篇目、文章段落、檔案編錄都見得到,就像我們今天的A、B、C,I、II、III......一樣。
又如每天的時間的二十四小時,以兩個小時為一個「時辰」,子時、丑時......亥時為一循環。使用「天干」和「地支」順序配合,可以排列出如下的有趣組合:1. 甲子2. 乙丑3. 丙寅4. 丁酉......一直到「癸亥」,剛如六十個,下一個又是「甲子」,開始另一個循環。2006年是「丙戌」,2007年是「丁亥」,2008年便是「戊子」了。古人給十二地支配以不同的動物為象徵,如下: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2006年是「丙戌」年,是為「狗」年,2007年農曆新年之後便是「丁亥」年,是「豬」年了。
至於代表每個「地支」的動物,其實沒有多大意義,更絕對不能代表當年出生的人的性格──怎會全年出生的人都有類似的性格?笑話!
至於男女婚配,例如「屬羊的不要娶屬虎的,否則羊會給虎欺負」的說法就更是濫竽充數的皮相之談。每年到了新年的時間,總有一些江湖術士,胡謅一些「屬X的人在今年的運程」之類的資料。我認為可信程度極低,難道你和你的同班同學(大多是同年)今年的運程會差不多?
命運也者,要嗎就是完全不信;假如相信的話,必須根據其人的「出生年、月、日、時」四項資料配合今年的天干地支來推算,那裡有憑「屬甚麼」便下判斷這麼簡單?
中國命理學
無論東方或西方,推算個人命運都要根據該人的出生資料。中國人的「年」、「月」、「日」、「時」都有「甲子」、「乙丑」之類的相應天干地支符號,所以稱為「八字」。古人設立曆法時,在上古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定為天地之始;「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時」來開始計算。由於「年」以六十為一循環,而「月」有十二個,「日」則有三十左右,「時」有十二個,配合起來人的「八字」的不同組合便以百萬計。
至於你的「八字」是甚麼,可以查「萬年曆」,一般人當然懶得這樣做,就算查到了也不懂得推論運程,只有交給算命先生去推算。以往的算命之道,被視為下三濫的行當。奇怪的是,很多還是由瞎子擔當。這些瞎子算命先生,具有超乎常人(不是超自然)的能力,可以單憑唸熟了的口訣和驚人的記憶力,把來人的出生資料準確折算為甚麼天干地支的「八字」,你算厲害不厲害?然後他們從所懂得的命理之道給人推算出順逆吉凶。
例如蔣介石出生在1887年10月31日中午,八字便是丁亥(年)、庚戌(月)、己巳(日)、庚午(時),至於推算得靈不靈就要由當事人親身驗證了。這種按「八字」八字的算命法,稱為「四柱」算命法,又稱「子平」算命法,相傳由唐朝的命理家李虛中及徐子平所研究出來。
另一種近年大行其道的算命法「紫微斗數」,雖然也是根據人的出生年、月、日、時四項資料來推算,但是理論和方法都和「四柱」算命法不同。紫微之術源出於道教,其原始經籍散見道藏之中,近三四十年來研究的人漸多,有大量用現代白話寫的入門及深造書籍出版,還有容易使用的電腦軟件和網上算命哩(有些還是免費),對推廣普及很有助力。「紫微斗數」推斷人的性格、容貌有驚人的準確程度,入門者看書查表起「命盤」,不消幾天便可以掌握一點基本技術,躍躍欲試的為親友推算,說中了便沾沾自喜,儼然神機妙算,以為命理之道不過爾爾。可是紫微斗數易學難精,我看過很多朋友都是維持興趣一年半載便放棄了。
國學老師宿儒在大學講室之中當然絕口不提,但據我所知,很多在研究正統的學問之餘,閒來也喜歡涉獵命理之道,而且頗有心得,不過平時不輕易露一手而已。
中華五術
傳統的所謂「五術」是中國文化中五門玄妙的學問。它們是「醫、卜、星、相、山」。
醫:中醫學,包括針灸和推拿。
卜:占卦、卜筮,靠專門器具(如竹籤、蓍草、銅錢、龜甲)來預測吉凶。
星:即各種算命術。
相:依照人的面相、掌相、骨相來推算性格和命運。
山:「茅山術」,以畫符、唸咒來趨吉避凶。
這些玄妙高深的學問,其中一定具備信而有徵的效果,也滲有迷信的蕪雜、江湖術士賴以為生的騙人技倆。正如現代的化學也是由古代的「點金術」衍生出來,我認為不應以糟粕的成份全盤否定傳統玄學。如眾周知,中醫已經確立了科學化的基礎,以前人們認為神秘莫測的氣功和針灸也開始得到認同,連洋人也深深佩服了。中國文化一向以儒家學說為欽定正宗,陰陽五行被貶至末流,得不到應有的學術地位。但是陰陽五行之道早已在民間應用,多方位的影響了實際生活。
西方文化傳入中國之後,許多一知半解的同胞更相信西學萬能,將陰陽五行一概視為「封建迷信」。我在1975年間開始向名師學習氣功和命理,老師一句話現在還銘記心中:「陰陽五行是中醫、風水、氣功、太極拳等的理論骨幹,通了陰陽五行學說,正所謂“一理通,百理明”,事半功倍。」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 梁煥松)
論證神的存在 2:本體論(下)
「本體論證神的存在」The Ontological Argument for the Existence of God)的毛病,在於把「存在」作為事物的「屬性」(Properties)看待,和其他的屬性混為一談。
你不明白?
我用日常的語言解釋一下吧。
試看以下的命題:
我的貓「白色」
我的貓「一歲大」
我的貓「漂亮」
我的貓「跑來跑去」
我的貓「會捉老鼠」.......
我的貓「存在 / 不存在」。
「白色」、「一歲大」、「漂亮」、「跑來跑去」、「會捉老鼠」都是這個命題之內關於我的貓的「屬性」。
「存在 / 不存在」不是與以上這些形容相等的一種「屬性」。
我向人家說:我的貓「白色」、「一歲大」、「漂亮」、「跑來跑去」、「會捉老鼠」,都是有意義的命題。
如果過了一會,我補充說:忘了告訴你,還有一樣,我的貓「不存在」的。你一定會罵我「黐線」!
如果是不存在的,大早講那麼多,你「玩野」咩?
在邏輯語意上,我說「我的貓白色、一歲大...」已經包含了:
我「有」一隻貓,她啊,是「白色」、「一歲大」.....
所以「本體論來論證神的存在」說甚麼「一個能夠存在的神」比較「一個不能存在的神」更完美更有能力是謬論。而說「一個不能存在的神」不僅是自相矛盾,而是根本「無意義」的形容,不可作為比較。
本體論證說「神」的定義,已包括「存在」,是偷天換日的怪招。
如果「能存在的 XX比不能存在XX更完美」都說得通,那麼「完美的貓」、「完美的女人」、「完美的老公」......所有完美的東西都存在於這世界啦!
搞通這一點,就像三腳凳砍掉其中一隻腳,這個論證就東歪西倒了。
以後我會再談其他論證。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固執
在語意分析上,「我之所以這樣做,因為這是錯的」的說法是荒謬和不可解的。問題只是他「認為自己對」的信念強烈到甚麼程度而己。
「自以為是」得過度,便是「固執」。極度固執的人,當然是十分討厭的,人家的異議,他完全聽不進去,還以為您挑戰他的尊嚴,有些還硬要你跟隨他的一套。但反過來說,極之缺乏自信的人往往搖擺不定,沒有自己的立場,太容易改變主意;和這類人相處,有時會給他們活活氣死。
這兩個極端的類型,如果要挑朋友來相處,我是寧取前者的,很多時候固執的人都比較有性格,比較有趣,同時可以和我旗鼓相當,激勵我檢討自己的想法。
說來容易做時難難,我的朋友都批評我固執得「死牛一便頸」哩。
有人說,固執程度是隨年齡增長的,大致上是對的,有時也不盡然。年紀大了,的確是比較不容易接受新的事物,還自誇比別人:「我食鹽多過你食米」,甚至變得憤世嫉俗,自我封閉。當然凡事也有例外的,認識幾位位文化界老前輩,都很有開放的胸襟,不恥下問,經常說要向後輩「學習」。而有些人的天生固執,別人不聽他的便誓不罷休,往往在襁褓期間便表現無遺!
不僅是人,我養過的幾隻貓兒,有些柔順可愛聽教聽話,但現在養的一隻邏羅貓,就是網誌版頭上的小貓(據說也是這個品種的天性),便是獨斷獨行,固執的程度我也甘拜下風。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 梁煥松)
音樂之都維也納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遊歐洲可以感受到文化、民族、語言的錯綜複雜;說德語的不一定是德國人,可以是奧地利人或瑞士人;說法語的不一定是法國人,可以是盧森堡人、瑞士人或比利時人。我們中間有些人不分青紅皂白,凡說中文的都稱人家為「中國人」,是昧於現實,食古不化。
奧地利音樂家小約翰.史特勞斯,那是決不會弄錯的了。史特勞斯又稱圓舞曲(華爾滋)大王,最著名的「藍色多瑙河」、「維也納森林的故事」,任何人都朗朗上口。老電影「舞曲大王」(The Great Waltz,一譯「翠堤春曉」)最後一幕,回想起來仍令人神往:小史愛上了朋友的女高音太太,難得朋友自願讓出嬌妻玉成其好事;小史與新婚太太早上乘坐馬車出遊,「的的得得」的馬蹄聲,觸發作曲家的靈感,譜成「維也納森林的故事」的引子,接著太太用銀鈴似的錄音替他續下去……
市內導遊帶我們走馬看花的看了兩三個鐘頭,自由時間開始。我只懂三句德語:Guten Tag(早安)、Bitte(請)和Dunke schon(謝謝),與太太按著地圖到處遊玩。市中心最著名的便是聖史提芬大教堂和外圍的廣場,歐洲的大教堂巍峨肅穆表現出基督教文明,使人心生謙卑崇敬之感,與佛寺古剎令人起一種祥和親切之心不一樣。
附近一帶儘是大商店和銀行,在奧國境內的招牌看不到Austria這個字,原來他們不叫Austria,叫Osterrich;維也納也不是拼作Vienna,而是Wien,見一事長一智,我們又多學得一些東西。我們在聖史提芬廣場附近的露天咖啡座喝咖啡、吃蛋糕作午餐。與當地人混在一起,吃當地的食物,是旅行的真正樂趣。假如參加了香港出發的旅行團,天天吃那味同嚼蠟的所謂中餐,太可惜了。
午餐吃完,我們出發去找奧匈帝國的「遜布朗宮」,其富麗堂皇不遜色於法國「凡爾賽宮」,也同樣有大量的藝術品收藏,可以遊玩一天。可是走得不多時便迷路了,惟有拉一個路過的奧地利紳士來問,大家「雞同鴨講」了一輪不得要領,他說出一句生硬的‘Follow Me’便開步走。走了幾分鐘,赫然宏偉的遜布朗宮在望,他一欠身說句“Bitte”(請)便離去,我們的運氣真不錯。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 梁煥松)
2007年1月12日 星期五
論證神的存在 2 :本體論(上)
St. Anselm(1033-1109)這個論證的原版比較複雜,他用邏輯推論,說「神不存在」這個命題是自相矛盾的,所以神「一定」存在。
有興趣的請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Ontological_argument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anselm/
用平常的語言,簡單來說這個論證,是這樣的:
1. 「神」的定義,是一個全能的,和完美的主宰。
2. 神是全能的,牠一定有能力存在,否則牠就不是全能啦!
3. 神是完美的,一個能夠存在的神,當然比一個不能存在的神更完美。
4. 所以,By Definition,神一定存在。
嘩!犀利!你來想想,到底這論證有沒有破綻?
事實上St. Anselm這個論證,雄霸哲學史幾百年後,才為人所破解,如今在哲學界已屬於很有毛病的論證,明天的下篇會有交代。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廢除纏足不能盡歸功基督教
歷史學者較為普遍的說法,纏足的陋習是由南唐李後主(公元937-978)讓其妃子窅娘纏足開始的。元代陶宗義《南村輟耕錄》卷十〈纏足〉:「李後主宮嬪窅娘,纖麗善舞,後主作金蓮,……令窅娘以帛纏腳,令纖小,屈上作新月形,素襪舞雲中,回旋有凌雲之態……」把腳「屈上作新月形」,效果等同今日女子穿高根鞋,使到走動起來搖曳生姿。
纏足風俗的形成,首先是上層社會男性視女人為玩物,而嬪妃、妻妾為迎合男人,不惜戕賤自己的身體,後來竟然「上行下效」,在民間大行其道。
宋代的纏足與後世的「三寸」金蓮有所區別。宋代的纏足是把腳裹得纖直但不弓彎,當時稱為「快上馬」。所用鞋子被稱為「錯到底」,鞋底尖銳,由二色合成。這種纏足鞋在考古中已有所發現,從實物推測,宋代穿這種鞋的小腳要比後世的「小腳」大。
大致到了南宋時期,纏足習俗在民間相沿成為相當流行的風俗。這是與宋代理學推崇道德教條、男權文化、提倡婦女貞節、進而壓制女性、成為男人的私有物品等等的內容有關的。
蒙古入本來不纏足,但並不反對漢人的纏足,建立元朝逐漸漢化後還持讚賞的態度,使元代的纏足之風繼續發展,元代末年甚至出現了「以不纏足為恥」的觀念。
明代,婦女纏足之風進入興盛時期,並在各地迅速發展。明末流寇張獻忠進佔四川時,大刖婦女小腳,及至堆積成山,名曰「金蓮峰」,可見四川地區婦女纏足之盛。這時期,對裹足的形狀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女子小腳要小至三寸,而且還要弓,要裹成粽子形狀等。
民間纏足,在清朝到了高峰。在這時期,腳的形狀、大小成了評判女子美與醜的重要標準,女人是否纏足,纏得如何,將會直接影響終身大事。在當時,大腳姑娘沒人娶,跟現代男人不要纏足女人為妻一樣。甚至還有裹至不到三寸,腳太小行動不便,進進出出均要他人抱的「抱小姐」,還挺受歡迎。
對陳耀南教授講話的質疑
我曾經聽過陳耀南教授在澳洲的數次演講中,以及看他在香港紅館與黃毓民、鄭經捍主持的「世紀龍門陣」中的講話極力推崇基督教,力主只有基督教才能節制極權、催生民主,乃至打救全世界(當然也包括中國),並提出一個論點:
「為何中國儒、釋、道三教均沒有人出來、或沒辦法制止纏足這種殘酷的風俗?而必在基督教傳入中國才可以廢除纏足?」
西方民主是否出自基督教、是否基督教才能救中國,我不願在此辯論;但我認為單是廢除纏足一事,不能盡歸功基督教。
纏足跟留辮子不同,並不是由專制政府強行推廣的,而是先在上層社會滋生,其後民間自動效法,慢慢自然地成為風俗,最後根深蒂固。歷來都有仁人君子痛斥其弊端,至於為何抗拒「不纏足」的力量竟是來自民間,當中牽涉到很多民俗學的問題,如果聽了陳耀南教授這番話,進而作出結論:「儒、釋、道都沒辦法廢除纏足陋習,必須有待基督教介入才大功告成」,我認為太過輕率,未符歷史事實。
其實清朝滿州人入關之初,曾有御令禁止。順治元年,孝莊皇后諭:有以纏足女子入宮者斬。順治二年,頒令以後所生女子禁纏足。順治十七年,皇帝諭旨,有抗旨纏足者,其夫或父杖八十,流三千里。康熙三年重申禁條,規定康熙元年以後所生女子違法裹足,其父有官者,交吏兵二部議處;兵民之家,交刑部,責四十板流徙;十家長不行稽察,枷號一月,責四十板;該管督撫以下文職官員,有疏忽失於覺察者,聽吏兵二部議處。
康熙七年,皇帝詔求直言,左都御史王照、禮部儀制司員外郎王漁洋,乘機奏請「酌復(纏足)舊章」,「寬女子纏足之禁」,獲皇帝批准,從此纏足風氣愈演愈烈,並由漢人影響到滿州人。
愛好小腳的變態佬如辜鴻銘之流當然是有的,但歷來有識之士反對纏足的也不少。見諸文字的,例如:
宋朝車若水在《腳氣集》中譴責:「婦人……無罪無辜,而使之受無限之苦,纏得小束,不使何用?」
清李汝珍在《鏡花緣》中,滑稽地描寫林之洋在女兒國被迫入宮纏足的情節,好讓讀者親身體驗其纏足之苦。
清俞正燮在《癸已類稿》中指出:「古有丁男丁女,裹足則失丁女,陰弱則兩儀不完。」
清袁枚在《牘外餘言》中質問「女子足小有何佳處?」並在《隨園詩話》中痛罵:「三寸金蓮自古無,觀音大士赤雙跌;不知纏足從何起,起自人間賤丈夫!」
清朝光緒8年(1882)康有為在廣東倡議創立「不纏足會」,後由其弟康廣仁(戊戌政變中「六君子」之一)成之。康有為弟子梁啟超也對這陋習口誅筆伐,聲援不遺餘力。
基督教在民間組織過一些反對纏足的活動和會社,但起了多大的作用?基督教能否就憑這樣領了頭功?
1912年民國成立,3月13日孫中山先生發出禁纏足的文告:「通飭各省一體勸禁。其有故違禁令者,予其家屬以相當之罰。」孫中山先生發出過不少文告,大多都是未能落實,這文告的成功,得到社會各界和地方政府的支持,純是社會局勢使然。
我的長輩之中,有一個姑母是光緒末年出生的「清朝人」,生前對我說過清朝被推翻時,社會上很快達成「放腳、剪辮」的共識,視之為改朝換代的象徵,女子的腳獲得解放,已纏的放掉,新生女兒絕不纏,變革水到渠成。史書稱民初社會出現「天足興,纖足滅」,「放足鞋興,菱鞋滅」的局面,終於根除這個1000年的陋習。
西方國家在何嘗不是曾經以細腰為尚,婦女自願穿著緊得要命的腰封?電影Gone With the Wind(亂世佳人)開場時,女主角Scarlet讓幾個婢女用繩拼命收緊腰封的鏡頭,絕對沒有誇張,當時有些婦女竟有腰封太緊,弄得肋骨斷裂的------束腰對身體的殘害當然遠遠不及纏足,我也不是犯上邏輯的「訴諸他惡」以「西方也有陋習」來為中國開脫罪名-----束腰風俗也是慢慢的不為時尚,在民間自然消退,終於Gone With the Wind。
曾經由皇帝親身頒下禁令,也不能杜絕纏足----任何民間風俗或陋俗的改變,當然有時是由少數人提倡發起,但總是靠民間的自發力收效才大的,事實就是如此。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 梁煥松)
廬山雪
但有兩句詩﹐是人人都耳熟能詳的﹕
「不知廬山真正目﹐只緣人在此山中。」
廬山平均每年有190天為雲霧所圍繞﹐山在虛無飄渺間﹐最富詩情畫意。美學家朱光潛在「文藝心理學」一書論及想象力的重要﹐即以霧中看景為例子。由於這個特殊條件﹐前往旅遊時是否能看到「廬山真面目」, 要看您的造化了。
那一年的聖誕節假期﹐我們乘飛機由香港直飛江西省首府南昌市﹐在「青山湖賓館」歇了一宵﹐第二天一早便驅車直往廬山。山下的氣溫是20度左右﹐沒有雲霧﹐廬山真面一覽無遺。
廬山高1474米﹐比黃山略矮﹐相傳周朝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以草廬為舍﹐故名﹐歷來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中國的風景名勝太多了﹐文人每喜吹噓﹐「甲天下」這形容詞用得氾濫﹐且看這一回是真是假﹖
廬山遠接中國名湖之一的鄱陽湖﹐以瀑布、山洞、山脈姿態聞名。長年涼爽﹐是古往今來的避暑勝地。歷代騷人墨客來此遊覽﹐留下的墨寶或賦詩很多﹐包括陶 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陸遊、范仲淹、岳飛、文天祥、李時珍、徐霞客等﹐洋洋大觀。中國的風景就有這個好處﹐有深厚的文化淵源可供聯想﹐雖然舟車勞頓、衛生欠佳﹐有時旅客還要受有關人員的氣﹐仍是別有風味。
我們跟著導遊遊了一天山﹐什麼「花徑」、「仙人洞」、「御碑亭」、「三疊泉」、「白鹿洞書院」等走馬看花。此外又參觀了蔣介石和宋美齡的渡假別墅﹐算老蔣識貨﹐懂得來這裡紅袖添香「歎世界」。
這天的氣溫不高不低﹐我只是穿了簡單的短袖上衣和長褲﹐回到廬山上的賓館時也不覺得怎麼樣。吃完了晚餐﹐入夜之後覺得好像愈來愈冷﹐從窗口外望並無異象。晚上沒有節目﹐惟有上床休息﹐蓋了被子還是覺得冷。打開房門探頭一看﹐誰知走廊上有些團友在走來走去都在嚷冷。打電話到服務台問怎麼辦﹐回答是今晚寒流來襲﹐賓館有暖氣﹐已囑咐師傅把鍋爐的溫度調高﹐可是需時數小時才有全館溫暖的效果。
在被窩中哆嗦了半晚睡不著覺﹐到了午夜﹐果然逐漸暖和﹐才舒然入夢。我這人習慣早起﹐就算在假期中也不例外﹐往往是六時左右就起床出賓館蹓躂﹐是全團旅客的唯一怪人。
匆匆梳洗完畢﹐背起照相機便溜出賓館大門﹐一看﹐乖乖﹐不得了﹗我站在一個全白色的世界之中。一夜的大雪蓋滿了大地﹐蓋滿了樹枝﹐嘩﹗旅遊的巴士也幾乎蓋得看不見了﹗地上厚厚的雪約有半英尺。
我到過瑞士的鐵力士峰﹐第一次看見雪景﹐那裡長年積雪﹐但感覺也沒有這一次的興奮﹐馬上飛步回房催促太太起床觀看。到了七時許才有團友陸續出來﹐大夥兒尖叫追逐互擲雪球﹐高興到極點﹐想不到會有跟著三天的噩夢。
就是那場大雪﹐使一切航班取消。我們在機場空等了兩天﹐最後要乘24小時的巴士從南昌到廣州﹗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 梁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