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9日 星期五

桀驁不馴艾未未

艾未未被大陸的官方喉舌評為「桀驁不馴」。

這個成語的意思云何,看看兩岸的資料:

漢典」(http://www.zdic.net/cy/ch/ZdicE6ZdicA1Zdic801019.htm)

【解释】:桀:凶暴;骜:马不驯良,比喻傲慢。性情强暴不驯顺。
【出处】:《汉书·匈奴传赞》:“其桀骜尚如斯,安肯以爱子而为质乎?”
【示例】:识字读书,聪明出众。只是生成一个~的性子,顽劣异常。(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

 「國語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cond=%AE%E5%F6%7D%A4%A3%B9%A5&pieceLen=50&fld=1&cat=&imgFont=1)
倔強凶悍,傲慢不順從。
兒女英雄傳 第十八回:「到了五、六歲上,識字讀書,聰明出眾,只是生成一個桀驁不馴的性子,頑劣異常。」

這個成語四個字「桀驁不馴」,「不馴」是純粹形容,就是和現有的制度、風俗、禮節不合;「桀驁」是評價,把其人與一致公認的古代暴君夏桀,與一匹不聽人控制的野馬,相提並論。成語一般是作為貶詞使用。

煎羊排

澳洲靚羊排,Aus$33.99/Kg. 兩小塊共$8。
蒜蓉沸油起鑊,用中火,羊排每邊煎3分鐘。

再放入250度焗爐,3分鐘,外表微焦即成。(期間做醬汁:煎羊排時流出的汁+紅酒+麵粉+海鹽)

2011年4月28日 星期四

關雲長

後立持刀的是周倉,捧印的是關平
香港電影「關雲長」這個星期首映,由「無間道」的鋼鐵編導組合莊文強和麥兆輝,加上近日給傳媒封為「功夫之王」的甄子丹演關公,方中信演劉備,姜文演曹操,聲勢浩大,賣座可期。聞說大陸有幾齣跟風之作,已在拍攝當中。

「關公」原名關羽,字雲長,是漢末的三國時代,蜀漢昭烈帝劉備的結義兄弟和將軍,在正史「三國志」有傳,是真有其人。經過小說「三國演義」的誇大描寫,關羽竟然由英雄人物,變成民間信仰的神。

「關公」是香港正邪兩道都敬拜的偶像神,很多做正行生意的店鋪、警署、麻雀館、色情架步、黑社會堂口都設神位敬拜,求他保祐順風順水,真是異數。

我親眼所見,警署裡每年都要舉行一兩次「拜關帝」,在福利金之中撥出款項,三牲酒禮、大紅燒豬,拜完之後,同僚不分階級,大吃一頓。洋警司指揮官都肅立上香,隆而重之,作為一種聯誼兼求吉利的活動,有時洋警司還額外掏腰包,務求搞得好好睇睇呢。

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歧視疑雲

最容易刺激移民的神經的,當然是「種族歧視」了。這方面澳洲的名聲不大好,因為有個歷史污點:曾經堂而皇之實行的「白澳政策」。

白澳政策大約是和澳洲立國(1901)的時代同期的,這個政策主要是衝著華人而來的。其實之前50年華人已經踏足澳洲謀生,與最早期的白人晚不了多少;不過白人是拓荒先行者,澳洲又是英國殖民地,插著英國旗,白人當然以這個南半球大島的主人自居了。

白人初時歡迎華人到來,提供開拓澳洲極之需要的勞動力,對華人還算不錯;但是到了後來兩個民族之間爆發利益衝突,例如淘金業的存空間競爭,情況就完全改觀----最嚴重的一次,1861年在Lambing Flat的白人礦工圍攻華人的大規模「排華」暴動。事後政府袒護白人,輕判滋事和傷人的白人。

2011年4月26日 星期二

復活節假期點滴

今年復活節,連接的星期一是「澳紐軍團日」(ANZAC Day),一共是四天假期。(謝讀友Joe Tsang補充,原來今日加放一天,一共五天)

大多的商場、商店、餐館.....都關門不營業,連賭場都關了一日半日,除了電影院,少數的便利店、酒店。很多地區人少車少,宛如死城。亞洲人勤勞,華人和越南區大多照常,生意一支獨秀。

有朋友夫婦自悉尼來布里斯本玩,住在我家三日,少不了出外走走吃吃,選擇不多,唯有是吃中餐和在家弄私房菜。

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雨中花

前一個晚上開始,下了幾場雨,家中花園經過「雨露均霑」,看來嬌艷欲滴了。

我的花天生天養,不施肥、不淋水,它們也知道我這個主人不會照顧,懂得自力更生。

我也不修剪美化,只是在它門生得太茂密,枝葉橫生時阻擋我的車出入時,略動動電剪收拾一下。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奇人怪書論復活

(應節文章是也。假期內有朋自遠方來,一齊Happy。本博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倘未能及時發佈諸君留言,敬請原諒,並祝假期愉快!)

星期五開始,連續幾天的「復活節」假期,不論東西方社會,慶祝復活節的習俗,如復活蛋復活兔之類,嚴格來說只是民俗,與基督教信仰本身沒有多大關係;尤其是前者,更是源自異教徒的風俗。

基督教源自猶太教,兩教分道揚鑣的臨界點是耶穌的介入。耶穌被釘十字架,死後三日復活,在世四十日升天,是基督教的核心信仰。由此更引申到耶穌為神之子,下凡代世人死,為世人贖罪,使他們「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等等的,後來愆生今日基督徒深信不疑的種種神學理論-----猶太教是一律不認同的。

由此可知道,耶穌其人其事,尤其是有沒有復活,你相信不相信祂的復活,是何等的重要。

有人說,當時的事,不是詳細的紀載在新約聖經了嗎?還不止是一本,是四本「福音」書呢,正是鐵證如山,不由你不信!我想問的是,除了看一些宣教單張或在星期日聽牧師講道,有多少自稱基督徒的人,是用心讀聖經的?

如果你把「馬太」、「路加」、「馬可」和「約翰」四本福音,一齊攤開,合參耶穌如何釘十架、死亡前講過甚麼話、復活後的場景、被甚麼人發現、他們見到甚麼、耶穌復活後多久升天.....種種細節,當會發覺不少歧異的記載。 
 Contradictions in Resurrection, Ascension (http://atheism.about.com/od/gospelcontradictions/p/Resurrection.htm)

香港文化界前輩任畢明

現在香港報紙的副刊有很多小方塊文章,幾百字一篇,作者每日交稿。寫得相當日子後,如果有出版社垂青,為其出選集單行本,這些填格仔作家,一登龍門,成為宣傳部筆下的「才子」、「才女」。

論到寫這類方塊文章的始祖,水準又夠高的,不能不提一位香港文化界前輩----任畢明(1904-1982)。我想現在記得他的,只有少數老資格的讀者吧。我試用他的命字Google一下,結果是網上曾經提到他的文字,寥寥三兩段而已。

他出過十幾本書,現在也很難在書店買得到了,真是很可惜的事。

我在60年代還是小學生,開始每日看任先生的星島晚報專欄:「閒花集」----他為世人知道得最多的,就是這個專欄。原來他在1950年到香港不久便開始寫閒花集,一寫就十多廿年,保持日日不脫稿。能夠寫那麼多,又有人喜歡看,可見文章份量足夠,作者學養湛深。

任先生是自內地逃難來香港的文化人之一,之前做過師範校長。在香港為了生活,做過記者、作者、副刊編輯,幾家大報的主筆,日日都要筆耕數千字。


我很肯定,他的學問很札實,古書讀得爛熟,而且知古而不泥古,懂得活學活用,經常以史書上的記載作例子,作為今日處事的指導。他對世道人心觀察入微,文章風格含蓄又帶點幽默,有啟發而不說教,可以一讀再讀。


以下摘錄半篇閒花集的文章: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東方月曆錶

現代人身上都有手機,還會帶著iPod/MP3唱機、袖珍數碼相機。

這些玩意通通都有時鐘功能,說真的,再沒甚麼必要另外戴手錶。

戴錶的人大概是也是習慣,或者以錶發揮其他功能,如財富的象徵、個人的品味或作為玩物的吧。

所以便宜的 Swatch、Casio那一類的錶,昂貴的錶如Patek Philippe、Rolex等等;甚至於叫價幾十萬港元一隻用「陀飛輪」(Tourbillon)原理運行的錶,一樣有買家。

愚見是:貴有貴玩,平有平玩;無論如何,還是機械錶好玩。

「東方錶」也算是日本老廠,在香港行銷超過50年,一向是出產廉價機械手錶,比「星辰」、「精工」低檔;款式也是「大娘」兼「老土」。不過任何東西,經過時間的洗禮,就會有另一番趣味和價值。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日文留言

網誌上常有人在留言版貼廣告,大多是甚麼在家工作網上賺錢、平價西藥、性情趣用品、色情網站之類;而針對中文網誌來貼的,大多是台灣來客。

Blogspot 有垃圾留言自動過濾功能,識別某些問題來源,有時留言甫貼上,不須我動手已經飛進Spam Comments Box裡了。

約半年前開始,有個日文的垃圾留言,每日來一次,留言人名、內容日日不同,每次都給Blogspot的自動系統阻截了。奇怪的是:他們每次都是留在「中國領事館真不該....打那個電話 」這篇文章上。

例如:「デコログ 提到...
このデコログでは芸能人と出会う事が出来ます。それこそが今の退屈な人生から抜け出すチャンスなのです。さあ皆さんも芸能人と出会い、上手くいけば芸能界デビュー??
我的網誌的讀者一定識中文,但是也通日文的,恐怕100個都沒有一個,這個廣告肯定收效奇低,也許是電腦 at random 錯誤鎖定的吧。我肯定是電腦程式留言,一開始 set 定了之後,日日如是,永不落空。

不過,日本地震海嘯之後,這個廣告留言沒有再來了。

2011年4月18日 星期一

辯護求情理由

據聞法律之前人人平等,被控犯法的人也有人權,得聘請律師幫他們辯護。在英國式的司法制度之下,沒錢聘不起律師的被告,政府會指派律師為他們辯護。

我經常看報章上的法庭新聞,留意到一些律師的辯護-----有些是不認罪,有些是雖然認罪,而在懲罰方面希望法庭考慮輕判的。

辯護理由可能是實情,但看得多,都幾好笑:

被告犯案之前飲了酒 / 吞了藥,行為不由自主。

被告有一個不快樂的童年。(不開心是很慘的)

被告父母離異,自少缺乏家庭溫暖。(社會的錯)

2011年4月17日 星期日

古本肉蒲團

(本文部分內容為 III 級)

現在香港公映的立體電影「肉蒲團之極樂寶鑑」,是第二次搬上銀幕。原版電影「肉蒲團之偷情寶鑑」已經是1994年的了,也是由蕭若元策劃;蔡瀾製片,麥當雄導演;我記得是吳啟華演男主角未央生,女主角是「波霸」葉子楣,也是有幾個日本AV女優助陣。

肉蒲團」是明代的色情小說,作者不知何人,自署「情隱先生」。這是素來是見不得人的淫書,但是很多人偷偷的傳閱,世事往往如此。

小說裡有很寫實的性行為描述,到了最後是惡人有惡報,拉扯多少佛教的道理(所以書名又叫「覺後禪」),給小說一個警世和導人向善的包裝,是慣常的「掛羊頭賣狗肉」的做法。

明代的政治十分黑暗,社會經濟卻十分發達,除了明末天災和流寇為患的幾十年,人民大抵生活得相當飽足。

文學史上的明朝,是小說創作的豐收期,大義凜然的如「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三言」、「二拍」等等,淫邪艷情的也有「金瓶梅」、「玉嬌李」、「品花寶鑑」、「肉蒲團」之類,可謂碩果累累,有鹹又有淡,任君選擇了。

2011年4月16日 星期六

我養的第一隻貓

我自小就很愛貓,這是我養的第一隻貓,沒有名字,就叫「貓」。

「貓」是1973年出生的,我記得這麼清楚,因為那是我 F. 7 畢業那一年。之前兩年爸爸買了現在的大廈單位,家中的居住環境有改善,自己一家一主,可以養貓了。

有天媽媽到元朗看朋友一家,他們經營農場,有大型的雞場和豬欄。那時只有16號和26號巴士單一種交通工具到元朗,一程車就要90分鐘,媽媽回來時已經是夜幕低垂

媽媽進門,挽著兩個紙袋,我們想一定是元朗阿姨餽贈的土產了。媽媽對我和妹妹笑瞇瞇的說:「你們來看----」

喲!是一隻只有巴掌大小的黃毛小貓!牠輕得可以放在袋子裡的一堆雞蛋上面,你可以想像得到有多小了。

2011年4月15日 星期五

世界最窮國

世界上最窮的國家,可能不是非州的蘇丹、津巴布韋那些。

可能是美國。

奧巴馬日前呼籲在朝和在野兩黨通力合作,認真處理美國的赤字,即是欠債問題。

欠多少?

US$ 4 Trillion 。

一個Trillion是多少?

2011年4月14日 星期四

飛來冤獄

近日與某華人媽咪閒談,她不忿的說現在的澳洲青年真離譜----她有天和寶貝靚女兒在街上逛,突然有個不認識的鬼仔上來向女兒搭訕,當她無到,讚她女兒漂亮、英文講得好,又問女兒的電郵地址可否做個friend。

真的,鬼仔就是這樣直接, 說不定郎有情,女有意,就這樣搭上了。就算對方不理不睬,碰得一鼻子灰也沒所謂,反正 You never try, you never know。

2006年,西澳有個15歲少年Patrick Waring,就是這樣在街上搭訕一個17歲女孩,兩人交換了手機號碼。

現在我們不是常常懶得抄錄,叫你打我的號碼,然後我按一按綠鍵回電嗎?你我不接聽沒所謂,這樣可以確實對方沒有騙你。而號碼就留在電話上,之後可以慢慢編進通訊錄之中。

Patrick和那女孩,沒多說幾句話,便各行各路。幾日之後,幾個CID半夜來到Patrick Waring的家,要帶他回警署協助調查。一輪盤問之後,他被提堂控告強姦之罪,初審法官鑑於案情嚴重,不准保釋,他要在獄中候審! 

去你的「驕傲」

這是甚麼垃圾中文!

「香港的驕傲」?

「成就香港驕傲」?

2011年4月13日 星期三

德國鹹豬手

傳統的澳洲是以英國文化為主導,即是炸魚薯條、三文治、烤鬆餅(Muffin)那些;現今的餐館大多是「外國菜」,其中以美國快餐、意大利薄餅和意粉、中國菜為最大宗。德國菜,要算是極稀有的了。

一般人最熟悉的德國菜是香腸、酸菜和「鹹豬手」(Muenchener Schweinshaxe);尤其是鹹豬手,很多香港的舊式「西餐廳」(如「龍記」、「波士頓」) 都有的,至於做得像不像樣,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布里斯本有一家 Black Forest Restaurant  , 由德國裔人士經營(前文:黑森林德國餐 介紹過)。

這是昨晚特意預訂吃到的德國鹹豬手:

2011年4月12日 星期二

頑皮鳥

澳洲有很多說不出名字的鳥,每天早上都會聽到牠們在枝頭噪刮。
Pentax DL數碼單鏡反光機,Sigma 18-125mm 變焦鏡, F.5.6光圈,1/200秒快門。
這一隻是叫聲很大,像在講「傻~~豬豬....傻~~豬豬....」那一類,通常是聞聲不見影,難睹廬山真面目。

2011年4月11日 星期一

一代妖姬白光

中國電影史上最性感的,最 cool 的女星:白光(1921 - 1999)。

今年是她的90歲冥壽,應該寫寫她作為紀念的。

「性感」,和「肉感」,有分別。雖然白光的身裁也不錯,在保守的50年代,她都拍過一些泳裝照片登在娛樂雜誌上;但是白光就算穿一襲密密實實的旗袍,表露出來的性感,是稍後出現不吝脫得光光的肉彈狄娜、孟莉等等也及不上的。


白光,擅長演我行我素的女人----男人都愛,而其他女人 love to hate 的壞女人。

你看她抽煙的那個「衰樣」,但是衰得無比可愛!

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經典電影

Facebook上有一個「經典電影你看過幾齣」的問答統計遊戲。

何之謂「經典」?總是一家之言,大家同意與否也不必太認真。這個名單上絕大多數是美國電影,其實是「美國經典」。

我也答來玩玩, 有  * 的是我看過的電影。另外考考自己的記憶力,看記得多少當年在香港映的中文譯名-----有些由高人所譯,很妙的:

Gone With the Wind (1939)亂世佳人 *
Psycho (1960)觸目驚心 *
Singin' in the Rain (1952) 萬花嬉春*
Casablanca (1943) 北非諜影 *
Rear Window (1954) 後窗 *
Vertigo (1958) 迷魂記 *
Citizen Kane (1941)大國民 *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 (1952) 欲望號街車
North by Northwest (1959)  奪魄驚魂
*
The Birds (1963) 鳥 *
The King and I (1956)國王與我 *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 珠光寶氣 *

2011年4月9日 星期六

明朝那些事兒

是幾個月前澳洲某台灣朋友自己買來看了,然後向我鄭重推薦的。我素來不向人家借書,下載了電子書看了一半,卒之上星期在台灣的pchome網上書店訂購了繁體字全套七冊,$1170台幣另加運費,四日後收到了。

作者筆名「當年明月」,原名石悅,武漢人,在我的家鄉廣東順德做海關緝私督察。他讀大學時期開始精讀歷史為課外活動,近年對明史發生興趣,大量閱覽古史原始材料,例如正史、皇帝的起居注、明人筆記等等。2006年開始在中國新浪開設博客(http://blog.sina.com.cn/dangnianmingyue )寫「明朝的那些事兒」,用白話文寫這二百多年的歷史,自明太祖朱元璋起,寫到明思宗崇禎皇帝國破家亡為止。

他每日寫一段,到2009年寫完,加起來就是百多萬字。單行本陸續出版,他也很大方,一直都是在網上連載續寫,不買書的一樣可以追看。三年竟其全功,以他的話說,「開始寫的時候是廿多歲,寫完時還是廿多歲」。

2011年4月8日 星期五

請用文明來說服我

這文章是五年前發表的,為了趙連海和艾未未,現在有必要再貼一次。

龍應台:請用文明來說服我


中國時報2006年1月26日 刊登龍應台給胡錦濤先生的公開信/「胡錦濤」代表什麽?
錦濤先生: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先生在二零零六年一月中勉勵他的國青團青年學員時,說了這麽一句玩笑的話:「希望將來國青團也能培養出一個胡錦濤。」
    我相信這是他從政以來所說過的最不及格的笑話。
    馬英九先生很可能只單純想到,「胡錦濤」是從共青團體制裏脫穎而出的國家領導人,但是會說出這樣的話,也透露了他顯然不曾更深刻地細思過,共青團是個什麽 樣的體制?這個領導人所領導的「國家」,是個以什麽爲本的國家?他的權力來源是什麽?正當性何在?在二十一世紀初掌握中國政權的「胡錦濤」這三個字,代表 了什麽意義?

2011年4月7日 星期四

娼妓史

我買書比較蕪雜,冷門而有趣的題材的書更不會放過!遇到珍品不馬上購入,「蘇州過後無艇搭」,可能日後想看也難了。

娼妓的存在歷史,可能和人類歷史一樣的長。有求就有供,因著各種理由,很多人會召妓,包括平時道貌岸然,你不相信會做的人----前幾年,就有美國著名的基督教電視佈道家Jimmy Swaggart 牧師給人揭發宿娼。

中國以前的文人雅士、朝廷命官,以聚眾泡妓院為正常的社交活動,還寫詩吟詠其事,不以為恥。唐代大詩人、兵法家杜牧:「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滾足十年?天啊!

但是越到近代,礙於世俗道德規範,反而越加忌諱,不願意正視這個問題,更不要說著書研究。所以這本中文書「中國娼妓史」,彌足珍貴了。 

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

我的張愛玲作品

「怨女」、「秧歌」、「短篇小說選」、「流言」、「半生緣」,都是同一時期,即1960 年代中葉,由台灣皇冠出版社印行。「張看」是1976年版;這些書,在我書架上三四十年了。

還有這幾本較後期出版的:

2011年4月5日 星期二

六首「北國之春」

1977年由遠藤實寫成,描寫遊子心情的「北國之春」(Kitaguni no Haru),是最廣為人知道的日本演歌之一,旋律寫得美妙無比,香港的薰妮在80年代流行一時的「故鄉的雨」,就是這首歌的粵語版本。


台灣國語版,有「北國之春」、「我和你」和「榕樹下」的不同版本。

原唱者是千昌夫,這是他在紅白大賽的演出:

這首歌太好聽了,翻唱者不計其數,包括許多頂尖的歌壇天王天后。

年輕貌美,青澀可愛的森昌子: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反省基督教會的哲學網誌

這個網誌作者張國棟,香港人,現於美國修讀哲學的博士學位。
http://hkepistemologist.wordpress.com

請看清楚,是「反省基督教會」,不是「反基督教」,因為張國棟本身也是基督徒;但是他對一些教會,特別是美國和香港的「福音派」和香港的「明光社」的做法很不同意,經常發表文章,嚴厲批評。以他的哲學思維功底,可謂鞭撻入裡。

他的文章比較長,徵引學理很多,分析細微,也不乏激情,但是要耐心一點來讀。

2011年4月3日 星期日

食米

澳洲米
香港人吃的大多數是大陸米、泰國米、澳洲米和美國米吧。

澳洲超市裡,很奇怪大陸米絕少,但是其他國家的米選擇奇多,除了上述的泰國米、澳洲米、美國米,我數一數給大家看:

台灣米、印度米、巴基斯坦米、日本米、 柬埔寨米、韓國米、烏拉圭米......由半公斤一小包,到25公斤一大包都有。

價錢方面,以最流行的5公斤包裝為準,一般是2澳元1公斤,當然越大包的,每公斤計算越便宜。澳洲米最平,泰國米次之,最貴的是日本米,要雙倍以上的價錢。

2011年4月2日 星期六

演員與角色的年齡差距

鄧光榮在3月29日去世,這兩天一定很多人在網上找他演過的電影片段來看,首先一定是這齣成名作「學生王子」(1964)了:


鄧光榮當年17歲,是新法書院的學生,舉止還有稚氣,演這個角色十分適合。電影以學校生活為背景,女主角丁瑩是當時的紅星,演他的同學,可是她的實際年齡是26歲。好在她的外型嬌小玲瓏,五官細緻,和小她9歲的鄧光榮演小情人,看來尚不太離譜。

2001年許鞍華導演的「男人四十」,39歲的張學友演40歲中學教師,林嘉欣演他的十六七歲學生,實際年齡是23。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同情也有限度

三十多年前是越南人,現在是來自伊拉克和伊朗和阿富汗,現在一年有幾十艘來到澳洲,成為政府極之頭疼的問題。

這個星期,在澳洲北岸的聖誕島船民羈留中心,船民不滿甄別時間拖得太久,猶如做囚犯無異,爆發暴動。

本來同為圓顱方趾的人類,很應該互相幫助。船民之中,當然是有受到政治迫害,走投無路的,澳洲一向也十分慷慨收容;但是來的人越來越多,澳洲人自顧猶不暇,同情心也有個限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