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9日 星期五
李香蘭
恨不相逢未嫁時
曲:姚敏,詞:陳昌壽,唱:李香蘭
冬夜裡吹來,一陣春風;
心底死水,起了波動。
雖然那溫暖~~片刻無蹤;
誰能忘卻了~~失去的夢。
你為我留下一篇~~春的詩 ;
卻叫我年年寂寞~~過春時。
直到我做新娘的日子,才開始不提你的名字。
可是命運偏好作弄, 又使我們無意間相逢;
我們只淡淡的招呼一聲。
多少的甜蜜、辛酸,失望、苦痛,盡在不言中。
國語時代曲中,如果要我選出一些我最愛的,這首40年代的作品,肯定要在頭幾名之內。因為無論旋律、歌詞、演唱,「恨不相逢未嫁時」都可以算是完美之作。
「恨不相逢未嫁時」,由姚敏作曲,陳昌壽填詞。陳昌壽即「陳歌辛」,我不久之前在這裡介紹過的。原唱者是李香蘭,一個近代的傳奇女子。
向今天的年輕人提起李香蘭,他們要麼不知道,頂多是說:「哦,聽過啦,張學友一首 ”舊歌”的名字嘛!」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祖籍日本佐賀縣,祖父山口博在1906年帶同全家到中國滿洲居住。1920年2月12日,她出生於於奉天(現瀋陽)東郊的北煙臺(現燈塔市)。
山口淑子的父親叫山口文雄,在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所屬的撫順煤礦任職,一家人搬到撫順居住。1931年,日本侵佔中國東北,成立偽「滿洲國」,把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捧為「滿洲國國王」,成立傀儡政權。
1933年,山口淑子被父親的結義兄弟李際春將軍(奉天銀行經理)收為義女,改名為「李香蘭」。李香蘭在中國長大,上中國人的學校,說得一口標準國語,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她原本是日本人。
她患過肺病,希望用呼吸來治療,跟過一位白俄老師略略學習過西洋聲樂,後來在滿洲國的流行歌曲大賞比賽中獲得第一名。1937年,日本人搞的「滿洲映畫協會」成立,李香蘭成為其頭號女星,拍攝了多部電影,包括著名的「熱砂之誓」,裡面有極流行的歌曲「紅睡蓮」。
這些電影之中雖然也有佳作,但更多的是為了美化日本侵華和在中國的日本人形象而拍,宣傳不知所謂「中日友好」,受到中國愛國人士的嚴厲批評,視為麻醉中國人、荼毒中國魂的糟電影。
她也到過日治時代台灣,拍日語電影「莎勇之鐘」,裡面一首著名的插曲,就是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月光小夜曲」或「每當變幻時」的原作!1942年她到上海發展,為中華聯合電影股份有限公司拍經典電影「萬世留芳」,電影中的插曲「賣糖歌」及「戒煙歌」紅遍全中國。
她唱的其他名曲「夜來香」及「何日君再來」,配上日本語成為日本流行曲。李香蘭與周璇、白光、張露、吳鶯音齊名,稱為上海「五大歌后」,但我認為以她唱得最好。
EMI唱片公司保留了很多其上海分公司「百代」的陳年原本錄音,在90年代於香港出版CD 。另外日本Columbia公司把她的日語歌曲(很多已是沒有了母帶,用78轉唱片重新數碼化),製成幾張CD,我都一一收集了。
1945年日本戰敗,滿洲國解體 ,李香蘭也被拘捕治以「漢奸」罪,但中國政府隨後查明她是日本人,在1946年遣送她回日本。
李香蘭在1947年改回原名山口淑子,於日本繼續其演藝事業,為東寶、松竹拍了一系列的電影。她又在50年代到過香港,為邵氏公司拍電影。
1958年,她嫁給一名日本外交官,從此告別演藝,後來使用山口淑子的名字參政,曾當選為參議院議員和參議院外務委員會委員長。1974年,她當選國會參議院議員,連任3屆。2005年李她發表長文,勸誡日本首相不要參拜靖國神社。
最近我們已不大聽到她的消息,李香蘭今年是86歲了。
她的華語歌曲代表作,除了「恨不相逢未嫁時」、「夜來香」、「何日君再來」,還有「三年」、「十里洋場」、「小時候」、「蘭閨寂寂」、「河上的月色」等等的不朽名曲,數都數不完。日語歌有「支那之夜」(曾被改為粵語諧曲,頭一句是:「輸~~~~完又來賭過」,老一輩的歌迷應還有印象)、「蘇州夜曲」和「紅睡蓮」(也有國語版),和「東京夜曲」(就是後來配上國語,在60年代紅極一時的「意難忘」)等等,我都十分喜歡,時常聽完又聽的。
「恨不相逢未嫁時」這首經典歌曲,後來有很多擅唱抒情歌曲的歌星翻唱過,包括紫薇、鄧麗君、蔡琴等,但李香蘭的唱法是獨一無二,沒有人能模仿得到的。現今香港的古典音樂歌唱家梁月玲,年輕時曾在1961年以「恨不相逢未嫁時」參加全港業餘歌唱大賽,得到冠軍,十多年前其胞兄樂評家梁寶耳的「愛美唱片」公司曾為她出CD,收錄的她的全新演譯。我聽過的眾多版本中,以蔡琴的版本堪與李香蘭匹敵,唱法完全不同而各有千秋。
以下是李香蘭另一代表作「三年」:
三年
曲:姚敏,詞:李雋青,唱:李香蘭
想得我腸兒寸斷,望得我眼兒欲穿,
好容易盼到了你回來,
算算已三年。
想不到才相見,別離又在明天 ,
這一回你去了幾時來,
難道又三年 。
左三年,右三年,
這一生見面有幾天?
橫三年,豎三年,
還不如不見面。
明明不能留戀,偏要苦苦纏綿,
為什麼放不下這條心,
情願受熬煎?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